10月7日下午,在镇平县侯集镇旺青农业专业合作社的2000多亩玉米田间,6台履带式收割机发出阵阵轰鸣,在泥泞的田地里来回穿梭,集中力量抢收成熟玉米。合作社负责人姜青旺边指挥边介绍:“这两天是难得的无雨窗口期,我们必须和天气赛跑,争分夺秒推进颗粒归仓。”
该镇统筹调度辖区合作社资源,形成高效协作网络。由镇为农服务中心运营主体旺青农业专业合作社负责联系协调履带式玉米收割机,建立应急服务队;由赵丽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袁营村村干部担任农机调度信息联络员,确保机械能精准投放至最急需的田块;由山水农业合作社、丽东循环农业合作社等利用其技术特长,派出技术人员深入田间,为农户提供收割、仓储方面的现场指导。
在收储环节,该镇与旺青、赵丽、山水等合作社共同商定“能收尽收”原则,公开公平收购。只要水分含量不超过45%且质量不是过差,无论是散户送来的一两百斤,还是种植大户的大量玉米,各合作社均敞开收购,形成了强大的收储合力,彻底打消了农户的销售顾虑。同时,丽东循环农业合作社还创新利用等外玉米,将其作为优质饲料直供养殖社员,形成了“种植、收储、养殖、肥料还田”的高效闭环,提升了全镇农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和综合效益。
为应对烘干压力,该镇姜营、袁营、房营等6个村的农业合作社开足马力,13台大型烘干设备满负荷运转近半月,日烘干能力超过600吨。与此同时,旺青合作社的调拨组正对4辆大型运输车进行检修,即将开始大规模库存调运,为后续收储腾出关键库容。
侯集镇通过“政府搭台、合作社联动、农户受益”的服务模式,将个别主体的单点服务,升级为全镇“一盘棋”的系统作战。该镇“组团式”服务不仅赢得了广大农户的由衷赞誉,更展现出基层组织在应对自然灾害中的强大凝聚力与执行力,为确保秋粮提供了坚实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