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玉乡资讯 > 今日镇平

镇平:非遗技艺焕生机 乡村振兴动力足
来源:玉乡镇平 时间:2025-09-12
分享:

9月9日,走进镇平县张林镇林麻油歪嘴芝麻基地,连片的芝麻秆在阳光下舒展,饱满的芝麻荚在风中轻轻摇曳。这片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的生态种植区,凭借丹江水系滋养和特有的沙壤土,孕育出一种形态独特、籽粒饱满的芝麻——其蒴果成熟时顶端自然歪斜,被称为“歪嘴芝麻”,成为镇平县特产张林麻油的独家原料。

镇平:非遗技艺焕生机 乡村振兴动力足

据悉,张林麻油历史悠久,兴于明代,盛于清朝,至今已有四百余年传承。2024年4月,张林“林麻油”制作技艺成功入选镇平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制作工坊被正式评定为非遗工坊,这一古老技艺在当代焕发出新的生机。

走进非遗工坊,浓郁的芝麻香油味扑鼻而来,炒芝麻的滋滋声、石磨研磨的沙沙声此起彼伏。镇平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张林“林麻油”制作技艺传承人张道山正按照传统工艺,将晒干的歪嘴芝麻筛选、清洗、炒制,再用石磨细细研磨成酱,经过兑水、搅拌、沉淀等多道工序,琥珀色的麻油缓缓渗出。

工坊在完整保留“石磨碾浆”“水代取油”传统技艺的同时,引入现代设备提升工艺水平,使油品保持“橙黄微红、透明油润、亚麻酸含量高”的优良特质。“去年销量20万斤左右,远销山东、新疆、陕西、安徽等地。”张道山说,“我们始终坚持‘以信誉求发展、以质量求生存’,让大家吃上放心正宗的张林麻油。”

镇平:非遗技艺焕生机 乡村振兴动力足

据介绍,张林镇将非遗保护与产业发展紧密结合,通过打造非遗工坊、适应市场需求,实现了产业发展、文化传承和群众增收的多重效益。

近年来,张林镇以“非遗+”为发展路径,通过建立非遗工坊、开展技艺培训、组织非遗展演、拓展电商销售等方式,推动传统工艺与现代消费市场接轨,不仅激活了非遗生命力,也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张林麻油已从地方特产逐步走向全国市场,成为一张融合历史记忆与现代活力的文化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