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以来,镇平县多个乡镇(街道)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以暑期托管为载体,将传统文化传承、乡土情怀培养、安全文明教育与乡风文明建设深度融合,通过精准对接群众需求(如双职工家庭“看护难”、留守儿童“成长缺”),打造“有温度、有特色、有内涵”的文明实践活动,推动乡风文明从“外在约束”向“内在自觉”转变。
彭营镇李和庄村将全村34名儿童聚集起来,在返乡大学生志愿者的辅导下完成暑假作业、学习绘画、书法等课程,并邀请县青少年心理服务中心志愿者,举办品格教育公开课等课程。暑期是“溺水、网络诈骗”等安全事故的高发期,通过对青少年的集中看护和教育,将安全教育、法治宣传融入托管课程,减少了儿童野泳风险及安全隐患,解决务工外出家长的后顾之忧,让儿童树立“安全第一、文明守法”的意识,推动乡风文明从“个体行为”向“群体习惯”延伸。
涅阳街道紫禁城路社区的托管课程上,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读绘本、做手工、开展趣味小游戏,其中特别增设了“文明小课堂”环节——通过讲述“勤俭节约小故事”、编排“反对铺张浪费”情景剧、绘制“移风易俗手抄报”等形式,让孩子们了解大操大办、攀比浪费的危害,引导他们从小养成节约粮食、孝敬长辈、邻里互助的好习惯。社区负责人表示后续将结合移风易俗主题,增设“孝老爱亲故事会”“绿色生活小达人”等特色活动,让孩子们在托管班中既能学有所获、玩得开心,也能成为文明新风的“小小传播者”。
村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开展的青少年的义务暑期托管活动,突破了传统行政服务边界,将闲置空间转化为儿童成长驿站。托管课程从“单一作业辅导”转向“多元能力培养”(如动手能力、文化感知、安全意识),让儿童在“玩中学”“学中悟”。 此项文明实践活动既是“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工程,也是“推动乡风文明建设”的精神工程。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努力,让乡村儿童在“有温度的托管”中成长,让乡风文明在“有内涵的实践”中扎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