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镇平县枣园镇,“有矛盾,找永安”已成为枣园派出所的名招牌。一声声“永安”,既是对派出所所长李永安的亲切称呼,也是对镇平县公安局枣园派出所“永安调解室”的由衷信赖。自2020年成立以来,调解室以“化解矛盾于萌芽、解群众心结于基层”为目标,探索出一条“法理情相融、警民共治”的社区警务新路径,成为新时代“枫桥经验”的生动实践。
“三熟”+“五步”:矛盾化解的“永安”经验
“永安调解室”负责人李永安扎根枣园镇多年,凭借“人熟、地熟、情况熟”的“三熟”优势,成为群众心中的“解忧人”。2024年4月,蒋刘洼村两户邻居因门前排水问题积怨十二年,村内多次调解无果。获悉该民情后,李永安带领团队实地走访,通过“面对面调解、释法析理、换位思考”多管齐下,厘清了纠纷根源,最终促成双方握手言和,彻底化解了这起“陈年旧账”。“当时觉得这仇一辈子解不开,没想到永安所长来了三四趟,连十几年前的排水老账都查清了。现在我和邻居见面还能打个招呼,心里舒坦多了!”纠纷当事人老刘感叹的说到。
在长期实践中,调解室总结出“听、查、疏、导、固”五步调解法:
1.倾听诉求:让当事人释放情绪,递上一杯热茶,化解怨气;
2.实地调查:深入现场走访,还原纠纷全貌;
3.疏导症结:结合法律与情理,分析矛盾根源;
4.引导共识:通过案例引导、换位思考,推动双方让步;
5.巩固成果:定期回访协议履行情况,防止矛盾复发。
今年以来,调解室已成功化解矛盾纠纷67起,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
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织密基层群众的“幸福网”
永安调解室始终坚持创新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做实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联合镇平安办、司法所、矛盾纠纷调解团队、社区网格员等力量,形成“排查一调解一回访”闭环。2025年4月,某校两名学生因运动碰撞引发家长争执,调解员通过“上门慰问一专家释疑一法律解读”组合拳,最终促成双方签订调解协议。此外,调解室设立“随手记”台账,记录每个纠纷的“关键堵点”,开通“24小时电话接访”通道,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应、件件有落实”。
社区网格员老刘:“调解室的“随手记”台账特别实用,每个矛盾的堵点、解决过程都记录得清清楚楚,方便我们后续跟进,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
科技赋能+民生服务:打造平安建设“双引擎”
枣园派出所的创新不仅限于调解室。近年来,派出所打造智慧安防村(社区)20个,新建、引入监控设备385路,实现重点区域实时预警,辖区警情年均下降23.3%。在反诈领域,民警与县局反诈中心联动,成功拦截多起诈骗案件。2024年11月,民警及时阻止居民齐某的5余万元被骗资金外流,并通过安装反诈App筑牢防线,赢得群众赞誉。同时,派出所常态化参与村民集体活动,收集建议20余条,整改问题12项,并深入社区开展普法宣传、反诈讲座,累计覆盖群众2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1万余份,有效提升群众安全防范意识。
“调解工作核心是——用真心换真心”,枣园派出所所长李永安在提及调解工作时说,“群众来找我们,是因为信任。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解决眼前的问题,更要修复破损的关系,这才是长治久安的关键。”
牢记为民初心续写平安篇章
从积怨多年的邻里纠纷到家长里短的琐碎矛盾,从科技安防到反诈宣传,枣园派出所始终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将张思德精神融入血脉。未来,派出所将继续发展和创新新时代“枫桥经验”,不断丰富完善矛盾化解“永安”经验,推动社区警务从“被动应对”向“主动创稳”转型,为平安镇平建设注入更多公安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