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月份,镇平县县委、县政府认真学习贯彻省市经济运行工作的会议部署和工作要求。并积极应对工业领域的多重风险和挑战,全力保障经济运行,以务实的作风推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稳中求进,进一步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生产总体上呈现恢复态势。
一、工业运行情况
工业生产实现平稳增长,1-3月份,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0.5%,工业运行整体开局平稳,稳中有进的态势。
(一)仅有七成以上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在全县规模以上工业统计的30个行业大类中,仅有21个行业生产实现增长。其中:非金属矿物制品业、纺织服装服饰业、通用设备制造业、金属制品业等4个行业拉动作用较大,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0.7个百分点,贡献率达101%。拖累全县工业增长较大的行业是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农副食品加工业3大行业,拉动全县工业增加值下滑11.4个百分点。
(二)中、小、微型企业增加值增长情况:中型企业增长1.4%,小、微企业增长15.1%。小微型企业对全县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97.4%。
(三)高新技术增加值增长17.2%:其中高新技术企业增长4%,高新技术产业增长15.3。
(四)重工业略有上升,轻工业为全县增长起支撑作用。1-3月,重工业增加值同比上升7.0%,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63.1%, 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4.6个百分点;轻工业上涨21.3%,占规上工业增加值的36.9%, 拉动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7.4个百分点。
(五)全县战新企业开局发展不利。战新产业增加值同比下滑16.7%,其中占比较高的节能环保产业、新材料产业下拉最多,节能环保产业占全县战新比重41.9%,下拉全县战新增加值30.8%,新材料产业占全县战新比重29%,下拉全县战新增加值12.5%,。
(六)经济效益情况:1-3月,18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亏损13家,与同期比减亏8家,营业收入上涨11.9%,利润总额同比盈利983.4万元。
综合分析,支撑工业生产平稳增长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生产环境整体趋势向好。虽然目前全县重点企业受订单和原材料供应影响,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但是全县小微企业受全县营商环境提升的影响,整体生产态势良好,为我县经济增加注入较大活力。
二是政策支持,县委县政府大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企业发展、创新,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企业通过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等,提高相应生产效率、降低成本,使得工业生产平稳增长。
二、需要关注的重点问题
(一)上半年价格因素对增速向下拉动力将会增强。2025年4月起受中美贸易战影响,预计原材料价格上涨较为严重,全县重点行业如食品制造业、金属相关加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再生资源利用业等涉及煤、天然气、铜、铁等原材料的加工企业成本上涨,企业为了保证利润率,可能产能下滑。
(二)全县部分中型企业受困于原材料、负债、政策扶持等问题,导致整个年初产能下滑,如中联水泥受房地产行业低迷影响、想念食品受负债影响、振星铜业受原材料供应问题等。这些企业工业总产值占全县比重56%左右,由于整体产能发挥不足,将极大的拖累了全县增加值增速。
(三)纯新增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较少,拉动点较少。
三、对策建议
(一)抓好工业经济转型升级。聚焦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集群化,实施现金制造业攻坚行动,改造提升金属相关加工制造业、非金属矿物制造业等涉及煤、天然气、铜、铁等原材料的加工企业。抓好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发挥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推动工业经济发展,大力发展技术创新,通过鼓励引导企业引进“高、精、尖”技术,提高企业竞争力,减少不必要的成本。
(二)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以统计思维,进行招商引资。提高企业服务质量。一是高度关注产值下滑企业,利用政策供给和营商环境打造,大力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动惠企政策“免审即享”“直达快享”切实帮助企业解决申报程序复杂的问题,为企业生产提供服务保障;二是加强规上工业企业统计基层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指导、督促企业认真做好统计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存档等基础工作,确保规上工业企业统计数据数出有据。
(三)对全县重点招商引资企业,加强督导力度,提高企业施工建设等效率,尽量做到当年招引、当年落地、当年投产、当年纳统,将其转换成为重要的拉动点。
(四)强化部门协作。强化与工信局、开发区、工商、税务部门协作和信息共享,发挥好各部门职能作用,共同发力,抓好工业经济生产经营、运行监测工作,进一步提高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