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镇平县麦田出现了一种恶性杂草——多花黑麦草,严重影响小麦的生长和产量。连日来,镇平县采取举办防控会、统防统治与群防群治相结合的方式,扎实做好多花黑麦草的防控工作,为夺取夏粮丰产丰收夯实基础、赢得主动。 4月24日,在镇平县晁陂镇草场吴村的麦田里,县植保植检站的农技专家深入田间仔细查看了小麦长势、土壤墒情、病虫草情特别是多花黑麦草的田间分布及生长情况等,“面对面”“手把手”地为农户详细讲解了当前病虫特别是多花黑麦草的危害及防控方法,并针对性开展防控技术指导服务。
据了解,多花黑麦草是一种麦田恶性杂草,具有“出土时间长、生长速度快、分蘖繁殖力强、对除草剂抗性强”等特点,和小麦争水争肥、争空间争阳光,一般发生麦田可造成减产5%~10%,严重发生田块可造成减产40%~50%。甚至绝收,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粮食安全。目前对该草防控主要采取的措施是“一封一杀一拔”。“一封”就是在小麦播种后采取土壤封闭处理,“一杀”就是在小麦“三叶一心”期后进行茎叶处理,“一拔”就是对化学除草后剩余的多花黑麦草进行人工拔除,减少第二年草籽基数。
镇平县植保植检站站长、高级农艺师牛朝阳介绍:“当前我县小麦陆续进入灌浆期,多花黑麦草马上进入成熟期,这正是多花黑麦草防除的最后一关拔除的这个关键时期,各乡镇办一定要组织好种粮大户和群众进行田间拔除,来降低来年的黑麦草的发生的基数,确保小麦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