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平县:推动政策落地见效 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为深入贯彻省、市、县关于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工作安排部署会精神,镇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迅速行动,积极研究相关政策,建立机制,制定工作方案,扎实推动工作开展,合力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
强化领导,完善机制。建立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由常务副县长担任召集人,县政府办、发改委、金融监管支局、金融服务中心等部门为成员的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县发改委、金融监管局发挥“双引擎”作用,加强整体统筹调度,研究谋划落实举措,从成员单位抽调工作人员并引入银行机构专业人员组成协调机制专班,下设综合组、政策协调组、统计组和督导组四个工作组,负责横向协调全县小微企业融资工作,纵向对接市协调工作机制,解决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和共性问题,争取市级工作支持,抓好政策落实,推进工作落地见效。配齐录入审核队伍,建立了496人的走访审核队伍,确保工作高效运转。为进一步推进工作,在此基础上建立“四个一”机制,即每周一调度,每周一研判,每周一银企对接,每周一通报,准确摸排企业的融资需求,分类分批解决融资中出现的问题,共同努力为小微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融资服务。
广泛宣传,营造氛围。为深入贯彻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的政策导向,组织各银行机构,紧密结合各自业务实际,全面梳理制定了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宣传手册及宣传海报,向广大小微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普及金融知识,推广金融扶持政策。线下充分利用全县各乡镇便民服务大厅的窗口服务优势,以及各银行机构营业网点的广泛覆盖,将宣传手册和海报精准投放到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手中,进一步提升了社会对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的关注度和知晓率。据统计,共发放宣传手册3000余份。通过多渠道进行惠企助企政策宣讲,进一步提升社会面影响率,减少政策和企业体感之间的“温差”,把符合条件的小微企业推送给银行,由银行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以及本行的授信审批条件,作出授信决定,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不仅为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持,更为后续相关工作的顺利推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分区赋码,拉网摸排。为了确保此次大走访取得实效,县专班联合县大数据中心,为全县22个乡镇街道分别制作了市场主体融资需求信息采集二维码,更加高效、便捷收集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信息。广大小微企业若有融资需求,可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填写“企业名称、统一社会信用代码”以及“融资额度、意向银行、联系人、联系方式”等基础数据。相关信息提交后,各级专班将第一时间开展审核,加快形成申报清单和推荐清单,把符合“合规持续经营、固定经营场所、真实融资需求、信用状况良好、贷款用途依法合规”等标准的融资需求推送至相关银行机构,推动企业与银行机构能够及时、精准对接,确保信贷资金直达基层、快速便捷、利率适宜,并督导银行机构和职能部门开辟绿色通道、并联审批,打通金融惠企利民“最后一公里”。对于暂“无融资需求”的小微企业,也可选择填写“无融资需求”。各级专班将根据相关信息梳理分析结果,进一步优化信贷资源分配,创新丰富信贷产品,提升融资服务效能。
精准对接,高效快批。全面开展“千企万户大走访”活动,深入小微企业,整合资源力量,精准搭建桥梁,畅通服务渠道,聚焦破解小微企业融资难题,靠前服务、加大投入,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推动小微企业金融服务高质量发展,为企业发展引入了“金融活水。截至11月20日,全县共摸排市场主体39474家,为确保这些市场主体的融资需求得到及时解决,专班办公室迅速响应,将打捞出有融资需求的市场主体名单分别推送至县内9家银行机构及相关乡镇,并同步开展融资信息线上录入工作,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实现了信息无缝对接。截止目前,已对接230家市场主体,已融资3300万元,达成初步融资意向4100万元。
下一步,镇平县将继续按照省、市、县工作要求,全力推进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落地见效,持续健全体制机制,积极探索创新,强化数智赋能,将优惠政策送达千企万户,不断提升服务小微企业的工作质效,为县域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镇平县小微企业融资工作专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