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县委、县政府工作安排,县科工局结合县域实际,牵头拟定了《镇平县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方案》,现将方案解读如下:
一、制定背景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工作,2019年8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第五次会议上提出,要“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1年7月30日,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开展补链强链专项行动,加快解决‘卡脖子’难题,发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022年《河南省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今年楼阳生书记视察南阳时强调“推动更多专精特新、高成长性企业健康发展,提升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国家省市一系列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工作方案,进一步激发我县中小企业创新创业活力,培育壮大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群体,为工业强县提供有力支撑。
二、政策依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中办发〔2019〕24号)
2.《关于印发<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管理暂行办法>的通知》(工信部企业〔2022〕63号)
3.《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豫政办〔2020〕32号)
4.《南阳市“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及“小巨人”企业三年培育工作方案》(宛工信〔2023〕1号)
三、主要内容
《方案》主要包括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总体要求。一是指导思想,提出要聚焦县域“两主一新”产业,坚持一手抓培育,一手抓招引,按照“目标引领、指标导航、引育并举、质效并重、政策支持、责任到人”思路,实施“梯度培育、创新驱动、强链补链、数字赋能、融资畅通”五大工程,在全县迅速掀起专精特新企业引育高潮。二是培育目标,力争“十四五”末,全县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达到2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到15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0家,创新型中小企业达到60家,真正实现中小企业高质量跨越发展,助力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整体水平不断提升。
第二部分是重点任务。重点实施梯度培育、创新驱动、强链补链、数字赋能、融资畅通5大工程、11项具体任务。
(一)实施精细化梯度培育工程:一是建立企业梯度培育体系。聚焦创新型中小企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四个梯队,构建从孵化培育、成长扶持到推动壮大的全生命周期梯度培育体系。二是引导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发展之路。鼓励企业大力实施“三改一平台”,推动中小企业向产业链价值链中高端迈进,激发涌现更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三是加大专精特新企业招引力度。围绕我县“两主一新”产业定位,瞄准产业链关键环节、短板弱项,加大引进关联性大、带动性强的专精特新类企业。
(二)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工程:一是加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对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3%(含)以上企业的自有资金研发投入部分,依据上年度享受税前加计扣除的研发费用数额,对增量部分给予5%,最高500万元的补助。二是加快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中小企业自建或与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联合建立研发机构。
(三)实施产业链强链补链工程:一是加快培育链主企业。围绕县域“132”产业体系,扎实推进产业链提升工程,每个产业链梳理5-10个综合规模大、发展潜力足、创新能力强的重点企业,建立“链主”企业培育库。二是促进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发展。搭建中小企业与中央、省、市企业合作平台,促进中小企业融入其供应链、产业链。
(四)实施数字化转型赋能工程。一是推进数字化发展。遴选一批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服务平台或机构,为我县中小企业智能化数字化赋能提供支撑。二是支持企业上云。持续实施“企业上云上平台”提升行动,推动中小企业网络协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传统制造设备上云和业务系统向云端迁移。到“十四五”末,完成企业上云50家。
(五)实施融资畅通工程:一是提高间接融资供给质量。用足用活存款准备金率、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落实好扩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政策,加快建立企业征信体系,有效发挥“科技贷”“信易贷”“外贸贷”“成长贷”“专精特新贷”等信贷风险补偿机制的作用。二是促进中小企业直接融资。梳理专精特新企业资源,建立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实施分层动态培育,推动优质企业主板、创业板、科创板上市。
第三部分是保障措施。为保障《方案》有效实施,明确提出加强组织协调、强化政策支持、加强动态管理等3个方面的措施。
解读单位:镇平县科工局
联系方式:0377-65921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