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2024年,全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85家,全年实现生产总值338.8亿元、增长6.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6%,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4%,其中入库税金100万元以上的38家,其中超千万的达到6家(中联水泥、利欣药业、想念食品、振星铜业、康卫环境、龙成再生)。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15家,国家级“小巨人”企业2家。镇平县先后被省、市命名为“河南省中小企业创业基地”、“河南省民营科技园区”、“河南省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试验区”、“河南省最具投资吸引力产业集聚区”、“南阳市工业示范园区”,是省定一星级产业集聚区、南阳市先进制造业协同区。
一、产业格局初步成形、产业链网日趋清晰。围绕“132”产业,坚持“产业链、产业园”思维,走“专营店”发展模式,抓龙头、抓链条、抓集群、抓配套,形成了以玉石智谷为龙头的玉文化产业,以想念食品为龙头的绿色食品产业,以中联水泥为龙头的新型建材产业,以汉姆精密制造为龙头的电子信息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以利欣制药为龙头的医药健康产业,以中环信为龙头的循环经济产业,建设“六大专业园区”,明确产业链链长,实行“一链一策”,初步形成“一区多园”发展格局。实施制造业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行动,持续推进“6+12”产业链群建设,健全“一链一专班一机构”“一链四图谱”工作机制,加快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传统产业升链、新兴产业建链,形成更具创新力、更高附加值、更强竞争力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夯实新型工业化战略支撑。
二、企业群体不断优化,区域行业龙头逐步显现。对现有工业企业按照入库税金、投资规模、科技创新、企业管理水平等内容进行分类管理,建立台账,按照类别享受相应的政策和服务,激励企业持续落实“三改一平台”项目建设计划,推动“一转带三化”落到实处。重点支持利欣、中联、想念、玉石智谷、中环信等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大力实施种子企业培育计划,全面梳理各类有成长性的种子企业、苗子企业,大水大肥,快速培优育强,力争更多企业跨入专精特新行列。重点支持汉姆、兆强、标点、微特、上口香、中慕制造等企业快速膨胀,为镇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多贡献。
三、科技创新持续推进,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强化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树标引领、高新技术企业倍增、科技型中小企业“春笋”三个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库”,对入库企业开展专项辅导,引导科技资源向企业倾斜,充分发挥企业科技创新主体作用。2024年备案科技型中小企业412家,组织9家企业成功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全县高企总量达到40家,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覆盖率达到87%。2024年新建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众创空间1家、市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家,引进域外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家。
四、锚定“三区一中心”发展定位,推进宛平一体化快速发展。近年来,镇平县立足紧邻南阳城区的区位优势,发挥近水效应,借力借光中心城区,通过道路、园区、公交等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积极承接市区产业转移,加强产业联合和资源共享,与南阳中心城区发展的联结性、衔接性、协同度、融合度日益提高,镇平工业经济在南阳中心城区半小时经济圈中的作用和功能越来越明显。通过与市中心城区的协同发展,镇平的建材产业(中联水泥、正大钢构)、机电装备(防爆电机)、绿色食品(想念、标点)、路桥设施(瀛辉机械)、循环经济(康卫、中环信)得以快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