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药品?
用于预防、治疗、诊断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调节人的生理机能,并规定有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质,包括中药、化学药和生物制品等。
二、什么是假药?什么情况下按假药论处?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假药:
(一)药品所含成份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份不符;
(二)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
(三)变质的药品;
(四)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
三、什么是劣药?什么情况下按劣药论处?
《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的药品, 按劣药论处:
(一)药品成份的含量不符合国家药品标准;
(二)被污染的药品;
(三)未标明或者更改有效期的药品;
(四)未注明或者更改产品批号的药品;
(五)超过有效期的药品;
(六)擅自添加防腐剂、辅料的药品;
(七)其他不符合药品标准的药品。
禁止未取得药品批准证明文件生产、进口药品;禁止使用未按照规定审评、审批的原料药、包装材料和容器生产药品。
四、购买了不合格药品怎么办?
如果对购买的药品质量有怀疑或者发现药品质量不合格,应凭购买药品的凭据(如销售发票或小票,购买药品不要忘记索要购药凭证)及时与销售该药品的药店或医院联系要求解决;也可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电话:0377-12315、0377-65937315)联系。
五、什么是处方药和非处方药?
处方药是指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调配、购买和使用的药品。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购买和使用的药品。
六、购买药品应注意什么?
1、购药者应从合法的药店购买合法的药品;
2、购药时应明确说明购药目的和相关病症;
3、处方药必须凭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处方才可购买和使用;
4、购买非处方药时,患者应对本身的疾病有明确的了解,如以前是否使用过,曾用过什么药品,用药的效果如何,有无过敏史,同时应仔细阅读药品使用说明书并按照说明正确使用药品,或者在执业药师指导下购买和使用药品;
5、购药后应注意查看药品包装标注的生产日期、有效期等内容,必须注意药品只能在有效期内使用,并按照正确的存储方式保存药品;
6、购药者应注意索要和保留购药凭证。
七、过期药品要怎么处理?过期药品的危害有哪些呢?
1、过期药品的处理方法:
(1)隔离保存。过期药品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所以一定要对其进行有效处理。而且过期药品不同于生活垃圾,它对环境具有强大的污染性,使其不能与生活垃圾一样倒入垃圾桶中进行处理。所以对于家中的过期药品可以采取隔离保存的方式,将过期的药品装入特定的做好标记的盒中保存,并放置在不常接触的地方。
(2)交回医院或医药公司。对于家中的抗菌类和抗癌类以及治疗血液疾病的药物,因其危险性较大,可以选择将过期药品交往医院或者医药公司进行处理,这样可以防止此类过期药品污染环境。
2、过期药品的危害:
一是耽误患者病情。过期药品摄入人体,起不到原本的作用,可能会耽误或加重患者病情,影响患者疾病治疗,危害患者健康。二是引起过敏或中毒。使用过期药品,可能会引起过敏或者休克等不良反应,特别是对于体质较差的老年人、小孩、孕妇等,很容易造成危险。三是污染环境。过期药品处理不当,直接倒入垃圾桶,其中的有害成分会渗入土壤和水分中,会对环境产生一定的污染。
3、怎样避免过期药品带来的危害。
一是合理购药。根据疗程合理购置。二是定期清理药箱,避免出现过期药品。三是合理存储药品,药品尽量存放在干燥、避光、通风和温度低的环境中。四是在有效期内使用药品,避免使用过期药。
八、服药时为何不能饮酒?
酒中含有乙醇,乙醇除了加速某些药物在体内的代谢转化,降低疗效外,也能诱发药品不良反应。长期饮酒可能引起肝功能损伤,影响肝脏对药物的代谢功能,使许多药品的不良反应增加。特别是服药时饮酒,可能使消化道扩张,增加药物吸收,从而易引起不良反应。如服用巴比妥类药物时饮酒,则可增强巴比妥类药物的中枢抑制作用造成危害。另外,有些药物能加重乙醇对人体的损伤。例如,雷尼替丁可减少胃液分泌,加重乙醇对胃黏膜的损害;甲硝唑可抑制乙醛脱氢酶的活性,加重乙醇的中毒反应。因此,服药时不宜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