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全年、全员、全产业链招商工作要求,进一步压实招商引资工作责任,调动各级招商积极性,主动出击、精确发力,高质高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迅速掀起全县招商引资新热潮。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围绕争创全省30强县和助力南阳建设河南副中心城市工作目标,坚持“项目为王、产业为先、工业为主、制造业为重”工作理念,进一步明确分工、压实责任、强化协作,全面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完善招商引资工作推进机制,大力发扬“六皮”招商精神,激发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县处级领导带头招商、高位推动,各部门主动招商、联动推进机制,形成从项目对接、招引、签约、服务和督查考评等全年、全员、全产业链招商工作体系。
二、工作措施
(一)落实全员招商工作责任。一是按照“跳起来摘桃子”的目标理念,对年度招商引资任务进行分解,责任明确到人,切实压实各级工作责任;二是以现有企业为主体,出台激励措施,鼓励引导企业以产业链招商为主,开展以商招商竞赛活动。
1.要求县处级领导干部结合联系乡镇(街道)和分管口线工作,每人每年引进1个以上投资额超亿元产业项目。
2.要求乡镇(街道)党政正职每人每年引进1个以上投资额超亿元工业项目或2个以上投资额超5000万元工业项目。
3.要求各县直单位党政正职每人每年引进1个以上投资额超亿元产业项目或2个以上投资额超5000万元产业项目2个以上。
4.鼓励全县各企业负责人及工作人员每年引进1个以上投资额超亿元项目或向县推介投资类项目信息4个以上。
(二)建立全年招商工作机制。承担招商引资工作任务的领导严格落实二分之一工作法,原则上各单位正常工作交由副职开展,每月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1.规范外出招商活动。外出考察项目需按要求进行报备,注明考察地点、考察项目、考察人员。考察结束后要形成书面考察报告,报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
2.周汇总研判制度。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每周三前将本单位新洽谈对接项目、拟签约项目及招商活动开展情况报县招商服务中心投资服务股。县招商服务中心每周将各单位成熟项目信息和拟签约项目汇总整理后报县“三位一体”重点工作调度会评审,严把项目“五关”,研究支持政策及要素保障等项目相关需求,安排部署项目跟踪对接、洽谈签约和施工建设等工作。重大项目报县委、县政府研究确定。信息报送实行零报告制,一个单位连续2周无实质信息报送,交县督查中心重点督导督办。
3.交办推进机制。每月结合上月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洽谈对接项目情况,由县招商服务中心分产业、分区域制订当月全县招商行动计划,明确项目推进牵头领导、责任单位和工作要求。交办项目实行日调度,调度到人、到项目,每日由责任单位反馈情况,每周通报一次,每月汇总通报项目进展。对项目推进中出现的问题,县招商引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交相关职能部门领取任务、限时办结,加快项目落地进度。
4.签约落地机制。原则上每月29日举行县项目签约日活动。每月20日前,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将当月拟签约项目情况表及经法制部门审核把关的协议文本由主要负责人审核签字后报县招商服务中心。每月23日前,县招商服务中心将本月拟签约项目报重点工作调度领导小组预审把关,审核确定,并组织签约。签约后按照《关于“三个一批”项目实行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的通知》要求,移交县重点项目办。
(三)优化全产业链招商机制。围绕“1321”(1指的是玉文化产业;3指的是绿色新型建材、食品加工、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智能设备制造;2指的是医药健康、静脉循环经济;1指的是各乡镇一乡一主导产业)重点发展产业,以延链、强链、补链为主,强化产业研究,由产业专班绘制“四图”(产业链图、技术路线图、应用领域图和区域分布图)、理清“四清单”(企业清单、项目清单、科研机构清单、行业协会清单),做清、做细、做实顶层设计,聚焦重点目标区域,盯紧重点目标企业,找准产业投资结合点,制定个性化方案,变被动招商为主动选商。
1.玉文化产业。深入实施“玉+”战略,推动玉文化产业向大众化、时尚化、标准化、工业化方向发展,发展玉雕装备产业,形成以电子商务、数字技术相辅助,产、学、研相衔接,游、购、娱相融合的新型玉文化产业体系,打造千亿级全产业链集群。
2.绿色新型建材产业。以中联水泥、筑友天泰、金港涂料为龙头,以水泥建材、装配式建材、装饰性建材等产业为支撑,重点招引装配式建筑产业链、新型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等三大子产业项目,培育产值超百亿新型建材产业集群。
3.食品加工产业。以想念食品、标点食品为龙头,以面制品、油品、休闲食品、功能性食品为招引重点,培育产值超百亿食品加工产业集群。
4.新型电子元器件及智能设备制造产业。以精密化、自动化、智能化为发展方向,以盈田智能制造产业园为重点招商平台,重点发展光电信息、电子信息、智能设备制造、智能终端设备等新兴产业链条,突出招引产业基础雄厚、创新力强、智能化水平高的优质项目,培育产值超两百亿级新兴产业集群。
5.医药健康产业。以健康产业园为载体,拉长产业链条,重点发展药品、妆品、消杀产品、艾制品、医疗器械制造等产业,形成规模化产能。
6.循环经济产业。突出“废旧物资—再生资源—产品”闭环经济模式,以再生资源循环利用为核心,大力发展再生资源加工利用产业,重点引进废旧钢铁及有色金属回收加工利用、五金机电拆解加工、非金属拆解物深加工等产业,形成规模化产能。
7.各乡镇(街道)重点发展产业。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为第一责任人,围绕“一乡一主导”工作要求,谋划确定本乡镇产业发展方向,开展招商引资活动。
(四)完善督导奖惩机制。按照周统计调度,旬通报、月排名、季大排名方式开展督导考评工作,并强化奖惩措施。
1.月排名最后一位的乡镇(街道)党政正职同时在全县大会表态发言。
2.季排名最后一位的县直单位党政正职在全县大会表态发言。
3.对季排名最后且未完成目标任务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党政正职扣发1个月工资;对季排名第一名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党政正职奖励1个月工资。
4.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党政正职季排名最后且未完成目标任务时,对其单位所有人员扣发季度文明单位奖。
5.对完成项目招引任务且项目开工建设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增加10万元办公经费,对其单位所有人员增发第14个月工资;对完不成项目招引任务的乡镇(街道)、县直单位,扣减10万元办公经费。
6.对季排名最后且未完成目标任务的县处级领导干部扣发1个月工资;对季排名第一的县处级领导干部奖励1个月工资。县级领导联系乡镇(街道)或分管口线单位全部完成目标任务的,视为完成目标任务。
三、工作要求
(一)强化主体责任。按照“属地管理”和“谁对接、谁签约、谁负责”的原则,项目落地乡镇(街道)和项目引进单位是招商引资项目推进的第一责任单位,单位主要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负责对项目实行全程跟踪服务,牵头协调解决项目引进和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二)注重协调配合。县招商引资领导小组办公室进一步强化对全县招商引资项目推进工作的统筹协调职能。相关责任单位要积极作为,主动服务,细化职责,注重配合,为项目落地开辟“绿色通道”、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