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下午,镇平县召开2022年优化营商环境第五场新闻发布会。县科工局,县环保局,县人社局相关负责同志出席新闻发布会,并现场发布了各自领域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开展情况。
据了解,今年以来,县科工局在推动企业“三改一平台”转型发展上,突出三个“着重”,一是着重于产业升级转型,二是着重于企业降本增效,三是着重于培育“专精特新”。县环保局全力依法打造最优营商环境,在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上下功夫,最大限度地发挥生态环境的财富作用和生产力作用。县人社局积极推进人社惠企稳岗政策措施落实落细,强化重点群体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县域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热点问题
科工局副局长杨向伟答记者问。
问题:2023年新的“三改一平台”怎么组织?
答:一是科技工信局与开发区一起,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进行调研,与企业老板谋发展,共同商议“三改一平台”项目。二是开展“万人助万企”相结合,由分包干部与企业同谋划项目。三是在征求意见的基础上,召开不同层次的座谈会,议定企业实施的项目。四是要与有资质的第三方结构合作,为企业争取项目打下基础。五是确定实施的项目制定时间任务表。要通过认真细致的工作,做好2023年的“三改一平台”谋划工作,为明年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态环境局营商办主任李克昂答记者问。
问题:当前,我县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强力推进,对标打造最优营商环境的新要求,您觉得生态环境部门的工作关键点在哪里?
答:我们结合生态环境部门职能向全社会公开承诺了三方面的惠企措施:一是不断提升政务服务能力。进一步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提高审批效率,缩短审批时限,行政许可事项全程网办,同时对重点项目提前介入,主动对接,确保项目及早获批落地。二是主动帮扶企业提升治理水平。针对企业普遍关心的重污染天气重点行业绩效分级管理问题,我们建立绩效提升企业清单,组织帮扶组深入企业上门服务,实地对照重点行业绩效,分级各项指标,开展“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活动,推进企业开展升级达标行动,最大限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三是创新服务型执法监管模式。一方面坚持把指导服务放在执法监管前面,对一些轻微环境问题,及时提醒指导企业立行立改,对列入全市生态环境监督执法正面清单的企业实行“无事不打扰”管理,坚决杜绝一刀切现象。另一方面严厉打击环境违法犯罪,对偷排偷放、恶意排污、监测数据弄虚作假及严重侵害人民群众环境权益的环境违法犯罪行为,依法依规严肃查处,为广大守法、合规企业腾出环境容量和发展空间,营造公平公正的市场环境。
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晓东答记者问。
问题:围绕“保就业”的要求,稳定和扩大就业创业是什么?
答:一是抓好重点群体就业。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在岗位开发、创业扶持、专项服务、信息衔接上细化措施,促进毕业生多渠道就业创业。做好疫情防控常态下的农民工转移就业工作,组织实施“春风行动”,促进农村劳动力就业。加大对下岗失业人员、残疾人员等群体的帮扶力度,精准实施就业援助,利用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二是抓就业政策落实。强化政策服务供给,创造更多灵活就业机会,全面清理取消不合理限制灵活就业的规定,畅通劳动力和人才社会性流动渠道,为劳动者灵活就业、自主创业、参加社保等提供便利。建立常态化援企稳岗帮扶机制,继续实施失业保险普惠稳岗返还和社会保险综合降费政策,推进以工代训,让各项惠企政策直达基层、直达企业。
三是抓公共就业服务。精心组织就业援助月、民营企业招聘周、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周等公共就业专项服务系列活动,积极参与省市技能大赛、创业创新大赛。完善就业形势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就业关键指标和形势变化,持续关注企业用工需求和农民工返乡返岗情况,切实防范和化解大规模失业风险。
人社局党组成员、副局长陈晓东答记者问。
问题:围绕“惠民生”的根本,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什么?
答:一是做好人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衔接各项政策落实。充分发挥社会保障的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作用,切实保障好群众基本生活。
二是深化社会保险制度改革。健全灵活就业人员社会保险制度,优化促进新经济、新业态等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缴费政策。加大退休“中人”正式待遇核算推进力度。积极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大力发展企业年金,全面实施职业年金,建立并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规范发展第三支柱养老保险。
三是提高社保统筹层次和待遇水平。积极做好失业保险基金省级统筹及配套政策的贯彻落实。适时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和工伤保险待遇水平,确保各项社保待遇按时足额发放。
四是完善基金风险防控机制。持续开展全领域专项检查,坚决遏制违规提前退休、违规一次性参保、劳务派遣单位违规参保、内部人员监守自盗等风险隐患,筑牢基金安全防线。推广应用全省信息化监管系统,强化数据比对,做好监测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