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意见反馈

镇平县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征求意见稿)
来源:镇平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时间:2022-11-29
分享:

 

镇平县重点项目建设推进机制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强化“项目为王”鲜明工作导向,推动重大项目建设高效有效推进,充分发挥项目建设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支撑带动作用,现结合工作实际制订如下工作推进机制。

一、调度机制

1.开通“项目建设问题反馈直通车”。建立问题快速收集、督办、落实机制,将项目建设问题反馈直通车二维码张贴至项目现场施工门口等明显位置,通过扫描二维码调查问卷的方式,实时反映手续办理、建设、营商环境、职能部门服务质量等方面问题和意见,及时交办企业反馈问题,并对责任单位每周服务项目情况全程监控。

2.实行项目进度日监控。每天收集、汇总省市重点项目、签约项目及十大专班重大项目进度情况。

3.落实周调度制度。项目专班牵头领导每周要组织召开调度会,研究解决项目建设推进中的问题。专班层面不能解决的,及时反馈县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进行梳理汇总,提交县主要领导集中研究解决,并建立台账清单,定期督查销号。原则上县主要领导每周滚动听取各专班项目进展情况汇报,解决制约项目推中存在的问题。为确保压力有效传导,由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负责每周对专班项目责任领导及项目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工作开展情况、协调解决问题情况进行公开通报。

4.开发运行重点项目智慧监管系统平台。依托现代化信息管理手段,将省市重点项目、签约项目、“三个一批”项目全部纳入线上监管,实行从开工到投产全过程调度管理。建立自动预警机制,对应开未开、应竣未竣、进展缓慢的项目进行预警,并配套开发手机微信端,便于县领导实时掌握全县重点项目建设进度,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协调解决,缩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

二、服务机制

1.强化签约项目全生命周期跟踪服务。建立签约项目台账管理制度,每月招商签约项目移交后,县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负责建立签约拟开工项目管理台账,按照重点项目土地摘牌后30天内完成所有审批手续,重大招商项目签约后90天内开工建设要求,对照《社会投资类项目建设责任流程图》和《政府投资类项目建设责任流程图》,逐项目成立专班,明确牵头领导、责任单位、目标任务、时间节点等,梳理前期手续办理任务清单,组织联审联批会,进行限时交办。县督查中心牵头,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配合,跟进督办,按照“五快一提”工作制度,根据明确的节点要求,及时发送提醒函、督办函至项目责任单位和牵头领导,确保项目前期各项手续按时办结,及早开工建设。

2.坚持一线办公服务。按照“责任在一线落实,调度在一线进行,服务在一线到位,问题在一线解决”的工作要求,项目牵头县领导和项目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每周至少开展一次项目现场办公,全力解决项目手续办理、用地、资金等方面的困难和瓶颈,及时将现场办公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解决方案、时间节点等情况,以记录或纪要形式每周上报县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

3.实行部门联动服务。一是与组织部“查破建快”办公室联动。围绕项目征地拆迁、前期手续办理、资金筹措等制约因素,梳理项目推进过程中存在的堵点、难点问题,及时移交县“查破建快”办,进一步打通堵点,解决难点,促使项目快速推进。二是与县“万人助万人企”办公室联动。结合“万人助万企”活动,深入分包项目建设工地,收集项目问题,及时跟进督办落实。三是与自然资源部门联动。进一步梳理汇总今年提前开工项目用地情况,要求各项目责任单位提前介入,专人负责,全程服务,保证项目用地早日上报。对已上报省里的重点项目用地,明确专人常驻省厅,紧盯不放,逐处室协调对接,确保尽快批复到位。四是与统计部门联动。指导各项目责任单位认真学习统计入库的各项标准和所需具备的入库手续,做到有的放矢,抓住施工黄金期,合理安排施工建设计划,最大限度保障施工有效时间,倒排工期、交叉作业、加大投入、统筹推进,尽可能多地完成投资量和实物量,实现应统尽统。

三、督查机制

坚持结果导向,以“观念能力作风建设年”活动为抓手,以督查中心全面督导为主,真督实查、督导推进项目建设,切实树立奖优罚劣的工作导向。

1.加强实地督查。以省市重点项目、“三个一批”、市县签约项目、县十大专班项目、中央预算内项目、专项债项目为督查重点,由县督查中心牵头,县发改委、县财政局、县统计局、县重点项目建设促进中心等部门联合成立督查组,定期开展实地督查活动,对督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分级进行交办解决,督查结果以加减分因素计入督查对象重点项目月度考评积分。

2.强化项目考评。对重点项目建设工作实行月度考评,月度考评结果在每月“项目签约和建设推进日”活动上公开通报,排名倒数的责任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作大会表态发言,连续两次排名倒数后三名的项目单位主要负责人在电视台作表态发言。对十大专班重大项目推进工作实行“一月一小考、一季度一大考”,每月随机抽23个专班项目进行实地查看,每季度对十大专班项目全面进行观摩评比,每季度观摩评比排名前两名的专班颁发红旗,排名后两名的专班颁发黄旗,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大会上作表态发言,连续两季度排名后两名的专班颁发黑旗。

3.落实奖惩制度。月度考评结果按权重计入重点项目建设半年和年度考评总成绩。县财政列支专项经费500万元,对重点项目建设工作表现突出的先进单位进行奖励,其中对乡镇街道实行每月小奖(前3名分别奖10万、5万、3万),半年大奖(前3名分别奖30万、10万、5万),年终重奖(前3名分别奖50万、30万、10万),县直单位参照乡镇的一半执行,奖金用于项目谋划、协调服务等工作经费;对年度排名倒数的责任单位通报批评,取消年度评先资格和文明奖,责任单位主要负责人在县电视台专栏作表态发言,并不得进一步提拔使用。对推进项目落实不力、问题解决滞后,经多次督办仍进展缓慢的责任单位,按照“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处理办法(试行)予以严肃处理。

四、“白名单”保障机制

制订《镇平县重点项目建设疫情防控工作指南和白名单项目保障办法》,对重大项目分层级纳入省、市、县“四保”白名单,实现全要素保障。

1.实现干部包联全覆盖。对每个白名单项目确定一名包联领导和一名包保干部,指导项目建设单位将疫情防控嵌入项目建设全过程,实现常态化疫情防控与项目建设统筹兼顾、双线运行,确保进入应急状态时,能够做到一键切换、无缝衔接,即刻闭环施工建设。

2.实现兑现政策全覆盖。依托省“四保”白名单项目运行调度平台,落实“政策找企、应享尽享”机制,通过信息共享、大数据核验等方式,精准匹配专项政策,实现应急状态下政策快速兑现。

3.实现安全施工全覆盖。建立全链条闭环管理和“点对点”运输保障,确保疫情期间运输不间断、建材不断供,最大限度减少疫情对项目建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