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计划 > 专项规划

【“南阳建设副中心,镇平怎么干”解读】之一 深化对镇平“十四五”发展定位的认识 明确镇平未来发展的大方向和大目标
来源:镇平县融媒体中心 时间:2022-08-15
分享: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南阳;10月26日,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提出“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2022年6月30日,省委、省政府正式出台文件,出台支持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的一揽子政策和措施;市委七届三次全会对建设副中心城市做了全面安排,拉开了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的大幕。

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对镇平来讲,既是重大机遇,也是重大挑战。从机遇上来讲,我们有区位优势、有特色产业优势、有人力资源优势、有中心城区辐射带动的后发优势。同时,市委、市政府已经把镇平、社旗和唐河纳入南阳中心城区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这对镇平来讲是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给镇平的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无论是工作的理念、工作的标杆、工作的水平、产业的层次,镇平都要与南阳中心城区对标对表、全面提升。

照目前情况来看,镇平还存在着不少发展中的问题,譬如:产业不够强,尤其是工业不够强,特别是工业中的龙头不够强;城乡不够美,尤其是中心城区还不够美,特别是重大商业服务业项目支撑还不够;环境不够好,尤其是营商环境不够好,特别是企业满意度还不够高;干部队伍观念不够新,尤其是思想解放的程度还不够,特别是创新性工作举措不多、争先创优的氛围仍然不浓。这些问题亟须改进。

按照市委建设副中心城市的要求,在今年年初县委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上,明确了镇平“十四五”发展的目标定位,即:到“十四五”末,把镇平建设成为全市先进制造业协同区、全省数字经济先行区、全国三产融合示范区、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三区一中心”,这是镇平未来“十四五”努力的方向。

提出打造“全市先进制造业协同区”,是基于镇平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我们需要与中心城区产业互动,主动融入到大城市的发展当中去。

提出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先行区”,是因为经过这些年的努力,镇平电子商务、平台经济、数字经济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特别是智慧城市、智慧政务和数字乡村治理都有创新和突破。根据《县域数字乡村指数报告》,镇平县跻身全国数字乡村百强县第31名、河南省第1名;电商指数位居中西部首位、河南省第一;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全国先进、数字乡村建设全省先进。7月28日,河南日报社在镇平召开了全省数字乡村治理现场会,镇平入围农业农村部数字乡村治理典型案例,具备了打造全省数字经济先行区的条件。

 提出打造“全国三产融合示范区”,是基于镇平县以想念食品为龙头,以平原乡镇为载体,目前已经是全国三产融合示范试点,坚持不懈抓下去,三产融合大有可为。

提出打造“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是因为我们拥有玉文化的良好基础、玉雕大师的良好环境、玉石雕工的国家级品牌和随着全面小康带来人们消费水平的全面升级。2021年,省委省政府命名了全省“十大消费中心”,镇平是“全省玉文化消费中心”。镇平现在是全国第一,具备打造“全球玉文化消费中心”的条件。

十四五,镇平的目标是:加快县域经济“成高原”,争创全省30强。具体工作,就是要围绕“两个一体化”抓好具体工作落实:一是围绕推进“宛平一体化”,加快交通互联、产业互动、生态互补、服务共享。目前,镇平的遮山、柳泉铺、彭营正在规划作为南阳中心城区产业辐射区和镇平与南阳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县里正在与市里有关部门进行对接。二是围绕推进乡村振兴,加快推进城乡交通、城乡供排水、城乡生态、城乡教育、城乡公共卫生、城乡文化服务、城乡养老等“八个一体化”。

 随着南阳建设副中心城市,镇平的发展定位更加明晰、发展目标更加明确、工作方向更加清晰。广大党员干部既要有责任感、压力感、紧迫感,更要充满对未来发展的信心,齐心协力,再鼓干劲,抓住新一轮机遇,把镇平发展抓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