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全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新成效,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意见。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欢迎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有修改意见和建议,请于2021年6月1日前通过信函、电话等形式将意见建议反馈至镇平县农业农村局行政审批股(通信地址:镇平县建设大道原新纪元大酒店东楼;电话:0377-65922176)。
附件1.镇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镇平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
附件2.镇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镇平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起草说明
附件3.镇平县农业农村局关于镇平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镇平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5月23日
镇平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
(征求意见稿)
为进一步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全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新成效。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关于印发〈河南省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豫农文〔2022〕196号)要求,结合我县实际,特制订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目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疏堵结合”的工作原则,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设为保障,以产业提升为方向,实施秸秆综合利用行动,打造一批全域全量利用的典型样板和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模式,探索建立可推广、可持续的秸秆高效利用机制,引导秸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把秸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制定相关政策,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壮大市场主体,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
2.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在全县范围内整体推进实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
3.多元利用、农用优先。按照“先农后工、先饲后肥”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多元利用,科学确定秸秆综合利用的结构和方式。
4.疏堵结合、以禁促用。通过强力推进秸秆禁烧工作,以禁促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秸秆资源利用意识和综合利用规模。
(三)工作目标
以有关乡镇政府、街道办事处为实施主体,通过实施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2022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92.5%以上,全县秸秆收储运体系不断健全,秸秆利用市场化主体进一步壮大,秸秆产业化利用结构更加优化。
二、秸秆综合利用模式
1.秸秆肥料化利用。以实施农作物秸秆深耕还田,同时增施腐熟剂为重点,拟计划在侯集镇、贾宋镇、杨营镇、马庄乡、安字营镇、彭营镇、枣园镇、张林镇、晁陂镇、曲屯镇、卢医镇、高丘镇等12个乡镇开展秸秆深耕还田肥料化利用。相关乡镇要以60万亩“想念农场”建设为依托,集中连片,实施项目建设,开展秸秆肥料化利用,调动农民和新型经营主体等生产主体参与秸秆还田的积极性,达到改善土壤团粒结构,促进耕地地力提升。
2.秸秆饲料化利用。在肉牛、奶牛、肉羊等草食畜禽规模化养殖场、合作社等开展秸秆青(黄)贮、膨化等技术普及应用,推进秸秆饲料深加工和高效利用,促进全县畜牧业发展。
3.秸秆能源化利用。推广秸秆固化成型、秸秆发电等技术。以现有秸秆能源化利用企业和周边县市秸秆发电厂为依托,加强秸秆供需衔接,充分发挥秸秆转化利用能力。
4.秸秆基料化利用。利用秸秆生产草腐菌,带动食用菌产业化发展,促进农业生态平衡。
5.秸秆清运收储。坚持政府推动、农户参与、市场运作、多种模式互为补充的原则,支持发展秸秆收储大户,壮大秸秆经纪人队伍,培育技术先进的秸秆加工转化市场主体。按照合理运输半径,建设县有龙头企业、乡镇(街道)有规范化收储组织、村有固定秸秆收储网点的收储运体系,推进秸秆收储运专业化、标准化、市场化。
6.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加大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宣传普及,营造秸秆利用良好宣传氛围,建立健全秸秆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模式和良好做法,打造秸秆综合利示范样板,增强辐射带动效应。
三、项目建设内容
1.以土地相对集中的新型经营主体(合作社、家庭农场、村集体经济组织、种植大户等)为依托,集中连片,开展秸秆机械化粉碎深耕还田+增施秸秆腐熟剂,计划实施面积7万亩。
2.对秸秆进行青(黄)贮的肉(奶)牛、肉羊养殖企业按秸秆青(黄)储量进行补贴,计划补贴3万吨。
3.对秸秆清运收储企业按秸秆清运收储量进行补贴,计划补贴2万吨。
4.以现有食用菌种植基地为依托,充分增加食用菌综合利用量,提高基料化综合利用率,计划补贴0.5万吨。
5.建立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2个(每处示范面积不少1000亩,每处建立一个秸秆离田腐熟肥料化利用示范点)。
6.建立健全秸秆利用综合评价体系,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培训。
四、项目资金使用和补贴标准
(一)资金使用方向
2022年秸秆综合利用项目的中央财政补助资金1110万元主要用于:
1.秸秆粉碎深耕还田+增施秸秆腐熟剂(所有参与作业设备必须装配在线监测装置);
2.秸秆饲料化补贴;
3.秸秆清运收储补贴;
4.秸秆基料化利用补贴;
5.秸秆综合利用展示基地建设;
6.建立秸秆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及秸秆资源台账建设;
7.开展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培训。
(二)补贴标准
1.秸秆机械粉碎深耕还田+秸秆腐熟剂7万亩,其中:秸秆粉碎深耕还田每亩补贴60元,根据服务需求,不足部分由服务对象自筹;秸秆腐熟剂每亩用量2公斤,补贴15元;小计补贴资金525万元;
乡镇 | 秸秆粉碎深耕还田 | 秸秆腐熟剂 | 合计 (万元) | |||
面积 (万亩) | 补贴标准(元/亩) | 补贴金额(万元) | 数量 (公斤/亩) | 金额 (万元) | ||
侯集镇 | 0.6 | 60 | 36 | 2 | 9 |
|
贾宋镇 | 0.6 | 60 | 36 | 2 | 9 |
|
杨营镇 | 0.6 | 60 | 36 | 2 | 9 |
|
马庄乡 | 0.6 | 60 | 36 | 2 | 9 |
|
安字营镇 | 0.6 | 60 | 36 | 2 | 9 |
|
彭营镇 | 0.6 | 60 | 36 | 2 | 9 |
|
枣园镇 | 0.6 | 60 | 36 | 2 | 9 |
|
曲屯镇 | 0.5 | 60 | 30 | 2 | 7.5 |
|
晁陂镇 | 0.5 | 60 | 30 | 2 | 7.5 |
|
卢医镇 | 0.5 | 60 | 30 | 2 | 7.5 |
|
高丘镇 | 0.5 | 60 | 30 | 2 | 7.5 |
|
张林镇 | 0.8 | 60 | 48 | 2 | 12 |
|
合计 | 7 |
| 420 |
| 105 | 525 |
2.对秸秆进行青(黄)贮的肉(奶)牛、肉羊养殖企业按秸秆青(黄)储量饲料化补贴3万吨。其中对利用夏季干贮的秸秆每吨补贴100元,补贴数量1万吨;对利用秋季青(黄)贮的秸秆每吨补贴45元,补贴数量2万吨。小计补贴190万元;
3.秸秆清运收储补贴2万吨,每吨补贴80元,小计补贴160万元;
4.秸秆基料化利用补贴0.5万吨,每吨补贴100元,补贴50万元;
5.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2处,每处补贴80万元,(含秸秆离田腐熟肥料化利用示范点2处,每处补助10万元)小计补贴160万元;
6.秸秆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建设、秸秆资源台账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培训,费用25万元。
项目资金使用明细表
序号 | 补贴项目名称 | 数量 | 补贴标准 | 小计 | 合计 |
1 | 秸秆机械粉碎还田 | 7万亩 | 60元/亩 | 420万元 | 525万元 |
秸秆腐熟剂 | 7万亩 | 15元/亩 | 105万元 | ||
2 | 秸秆饲料化 | 1万吨 | 100元/吨 | 100万元 | 190万元 |
2万吨 | 45元/吨 | 90万元 | |||
3 | 秸秆清运收储 | 2万吨 | 80元/吨 | 160万元 | 160万元 |
4 | 秸秆基料化利用 | 0.5万吨 | 100元/吨 | 50万元 | 50万元 |
5 | 秸秆综合利用示范展示基地 | 2处 | 80万元/处 | 160万元 | 160万元 |
6 | 秸秆综合利用评价体系建设、秸秆资源台账建设、秸秆综合利用宣传培训 |
| 25万元 | 25万元 | 25万元 |
合计 |
| 1110 | 1110 |
五、项目补贴程序
按照“谁利用秸秆、谁实施作业、谁享受补助”“资金与任务相匹配”的原则对秸秆综合利用的实施主体进行补助。项目实施完成后,由县乡共同组成的验收组或聘请第三方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按规定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后发放补贴资金。
六、进度安排
2022年6月30日前,编制完成《镇平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实施方案》并报送至省农业农村厅和省财政厅备案。
2022年7月1日-11月30日,项目实施完成阶段。
2022年12月1日-12月30日,项目验收阶段。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30日,项目总结阶段。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县政府有关部门为成员的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领导小组,统筹组织协调项目实施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具体负责项目实施日常管理和项目推进工作。
(二)完善政策措施。针对秸秆综合利用的不同方式、不同途径,建立完善促进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政策措施。落实好鼓励秸秆综合利用优惠政策,完善秸秆肥料化、饲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原料化等利用扶持政策,加大县财政及相关部门资金支持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和资金投入,建立多渠道、多层次、多方位的融资机制。
(三)加大宣传引导。通过各种形式,大力宣传秸秆综合利用对促进资源节约、环境保护、农民增收等方面的重要意义,采取面向基层、贴近农民、生动活泼的形式,普及相关知识和技术,宣传有关政策、典型经验和做法,用技术指导群众,用示范带动群众,用效益吸引群众,逐步提高全社会对秸秆综合利用的自觉性。
(四)明确责任分工。相关乡镇(街道)作为项目实施主体,要成立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专班,根据承担的工作任务,细化责任分工,切实做好方案制定、项目落实、推进实施和总结评价等工作。县农业农村局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作用,统筹抓好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工作有效衔接,全程监督指导项目推进,确保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五)严格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切实加强项目资金使用管理,确保项目资金专款专用。县财政部门要建立健全中央相关转移支付资金管理制度,按计划、程序、进度及时足额拨付资金,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侵占和挪用。项目实施单位要实行信息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资金的使用过程在阳光下进行,提高资金使用的公信力。
(六)强化督导检查。县农业农村部门要全面加强项目实施的过程监管,成立专项督查组,逐个分包乡镇(街道),对项目的组织推动、管理、进度、效果等全程跟踪督导,并做好技术指导,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撑确保秸秆综合利用项目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附件:镇平县2022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 件
镇平县2022年度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领导小组
成员名单
组 长:黄 静 县政府县长
副组长:王 松 县政府副县长
成 员:黄 玉 县政府办公室主任
陈同万 县财政局局长
王士奇 县审计局局长
许 冰 县农业农村局局长
各项目乡镇(街道)乡镇长(主任)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许冰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曹经洲同志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镇平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镇平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项目实施方案》的起草说明
根据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的《河南省2022年中央财政支持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镇平县的实际情况和工作重点,聚焦项目内容,依据省市相关要求。征求意见,听取建议,集思广益进一步加快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促进全县农作物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取得新成效,在此基础上农业农村局牵头制定了《镇平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围绕农业农村减排固碳、发展绿色循环农业、促进乡村全面振兴等目标,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农用优先、多元利用、疏堵结合”的工作原则,以技术创新为动力,以制度创设为保障,以产业提升为方向,实施秸杆综合利用行动,打造一批全域全量利用的典型样板和产业化发展的典型模式,探索建立可推广、可持续的秸杆高效利用机制,引导秸杆综合利用提质增效。
二、基本原则。
1.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我县把秸杆综合利用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资金投入,扶持壮大市场主体,打通利益链,形成产业链,实现多方共赢。
2.集中连片、整体推进。在全县范围内整体推进实施秸杆综合利用项目。
3.多元利用、农用优先。按照“先农后工、先饲后肥”总体思路,因地制宜,多元利用,科学确定秸杆综合利用的结构和方式。
4.疏堵结合、以禁促用。通过强力推进禁烧工作,以禁促用,不断提高全社会秸杆资源利用意识和综合利用规模。
三、工作目标。2022年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92.5%以上,全县秸杆收储运体系不断健全,秸杆利用市场化主体进一步壮大,秸杆产业化利用结构更加优化。
四、保障措施。
1、加强领导,明确部门分工
调整成立全县秸秆综合利用项目领导小组,协调推进项目落实,积极落实综合利用主体责任,加强工作力量,落实必要的工作经费,明确项目专班负责人,扎实推进各项措施落实落细,切实做好综合利用工作。
2、以禁促用,建立疏堵结合机制
按照“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的要求,建立“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网格管理”的工作机制和全面管控秸秆禁烧责任体系,加大工作压力传导,加强督导检查和执法监管,严格考核奖惩,以禁促用、项目示范,推动全县秸秆综合利用率不断提高。
3、落实政策,力促秸秆产业发展
认真贯彻落实执行国家扶持秸秆综合利用相关政策和要求,优化秸秆利用机具结构,并结合县情创设、细化出台新的扶持政策,促使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结合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政策措施的落实,以各类项目资金投入撬动社会民间投资,培育壮大骨干、龙头企业,形成完善的产业链条。
4、宣传培训,营造实施良好氛由
大力开展技术培训,及时总结推广典型模式和良好做法。适时举办秸秆综合利用现场会,打造秸秆综合利用示范样板,增强辐射带动效应。发挥新闻媒体的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充分利用广播、报纸、电视及公众号、短视频等新媒体手段,着力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法律法规、扶持政策和先进技术的宣传普及。
5、绩效评价,确保项目高质完成
为进一步健全本区域项目绩效评价机制,省级制定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年度绩效评价方案,评价结果与下一年资金分配挂钩,形成有利于项目实施的激励约束机制。项目所在省辖市要强化日常督导、实地核查等工作,并对项目县开展绩效评价。各项目县要切实加强资金监管,建立健全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和规范资金使用,确保专款专用,及时拨付项目资金,切实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6、建设台账,规范秸秆资源数据统计
秸秆资源台账建设是农业农村部每年重点推进的基础性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明确专人负责,切实加强对基层工作人员的技术培训,按时做好各项具体工作,并按照分级审核负责制的原则,确保数据的真实可靠,科学合理确定本地秸秆产生量、还田量、离田利用量等,切实搭建起国家、省、市、县四级秸秆资源数据平台,为各级政府提供秸秆资源和利用数据支持。
镇平县农业农村局
关于《镇平县2022年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项目实施方案》的政策解读
一、决策背景和依据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联动、疏堵结合、属地管理、源头控制”的原则,继续巩固秸秆禁烧工作成果,建立健全综合利用、收储运销、产业增值、政策扶持四大体系,全面提高秸秆禁烧和综合利用工作的层次和水平,实现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秸秆资源循环利用和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制定的意义和总体考虑
因地制宜开展农作物秸秆精准还田,大力推广成熟的秸秆收储和产业化利用模式,确保实现全年、全地域、全时段农作物秸秆焚烧零火点、秸秆综合利用率不低于92%的目标。
三、研判和起草过程
经过局党组与县政府相关部门的整体考虑,与相关责任单位进行文件起草的沟通,再与广大群众进行经验交谈,以当前农忙时段情况进行研判。
四、工作目标
继续实施全年、全地域、全时段“全面禁烧、全面转化利用”和“卫星监测零火点、督查巡查零火点”目标。
五、主要任务
(一)持续强化秸秆禁烧。
(二)强化秸秆利用
六、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
2、加大资金投入。
3、实行禁烧保证金制度。
4、加强部门联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