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总体情况
全县体育教育工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增强综合素质为目标,坚持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动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1.体育课程标准执行情况。各中小学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体育课小学1-2年级每周4课时,小学3-6年级和初中每周3课时,高中每周2课时,有条件的学校每天开设1节体育课,确保不以任何理由挤占体育课和学生校园体育活动。
2.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情况。各学校根据本校师资、教学设备条件及体育传统特色的具体情况,确定符合学校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的体育项目,着力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中小学校每天统一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大力推广家庭体育锻炼活动,有锻炼内容、锻炼强度和时长等方面的要求,不提倡安排大强度练习。学校要对体育家庭作业加强指导,提供优质的锻炼资源,及时和家长保持沟通。
3.各类体育竞赛活动情况。各学校每年召开春、秋期两次运动会,同时,要因地制宜开展传统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活动,并融入学校体育教学、训练、竞赛机制,形成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竞赛体系。涵养阳光健康、拼搏向上的校园体育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增强文化自信,促进学生知行合一、刚健有为、自强不息。
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上报制度情况。各学校要按规定,每年由体育教师组织一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由有资质的卫生院进行一次健康体检,按时上报学生测试数据和体质健康指数,并为每一个学生建立健康档案。通过各项体育锻炼,提高学生体质测试成绩,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达标率98%以上。
5.配套体育器材的管理和使用情况。配套体育器材的管理,做到专室、专人、专账管理,账物对照,档案齐全,借还登记规范有序。足球场地96块,共开展比赛10场,参加国家级培训10人,市级培训28人,区县级培训765人。
6.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全县共有体育教师765人(含兼职),学生130796人,生师比120:1,缺额教师数288人,2021年新招体育教师68人。
7.经费保障情况。各校每年安排适当经费用于组织开展体育活动;并认真执行有关学校体育教育设施设备配备的相关规定,确保配齐体育教育设施与器材,并提高场地器材的使用效益。2021年度总结支出567万。
8.足球特色学校情况。全县共有5所足球特色学校,各学校充分利用体育教师专业优势,积极开发足球校本课程,对学生熟悉规则、提高技术、战术,增强体质、提高心理意志品质和培养良好的道德作风具有一定的帮助。实施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足球教学和课外活动。
二、主要问题与分析
一是专业教师不足。经统计,全县持有体育教师资格证的教师有300余人,占全县在职教师比例的3%。由于职称评审受阻,在实际工作中,体育教师多数承担的有其他文化课类工作,甚至存在体育教师改教主课的现象,还有一部分学校体育教师为其他专业的教师兼任,难以保证专业课程的授课效果。
二是课程开设不足。比如,目前全县共有一高中、雪枫中学、石佛寺中心小学、侯集一初中、柳泉铺第一中心小学5所市级足球特色学校,仅占全县学校总数的1.25%。其他学校均未开设足球课。比如,我县近160所教学点体育教师紧缺,老庄果营小学、安字营邱庄小学、张林闻家营小学等学校,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未单独开设体育课程;由卢医河东小学、王岗裴营小学、高丘刘坟小学、谷营小学等学校语数英教师兼任体育教学,体育课则是组织孩子跑几圈后,在操场上自由活动,未进行实质性的教学内容。
三是场地器材不足。由于2018年我县在创建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时,已将县域范围内166所迎验学校的体育授课器材配备到位,但其余的200余所小学授课所用的体育器材均存在短缺现象,比如,二龙的凉水坪小学、老坟沟小学、碾坪小学仅有乒乓球,枣园镇的周岗小学、代王庙仅有跳绳,曲屯的马家小学、刘冲小学、彭岗小学、齐岗小学仅有羽毛球。部分学校受客观条件限制,甚至没有独立操场,比如,城区的涅阳二小、三小、六小等学校。
三、下一年度计划
1.严格执行体育课程标准,加强体育教学管理。督导各乡镇学校开足开齐体育课程,配足配齐体育教师;督导各学校利用好配备的体育器材;落实中小学生每天一小时校园体育活动。开展年度“最美大课间”和“一校一品”展示和观摩活动,推荐优秀学校参加市级展评。
2.继续推进我县“足球示范学校”建设。着力打造10所以上县级“校园足球示范学校”,并做好指导教师研修和培训工作。
3.开展各类体育竞赛活动。各学校每年召开春、秋期两次运动会,积极改进学校运动会的内容和方式,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运动会,同时,要因地制宜地经常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单项体育活动和竞赛,广泛开展群体性健身活动,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不断探索生动活泼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并逐步形成特色。
4.加强学校特色运动队建设。各乡镇中心学校要确定2-3所乡级业余体育训练网点学校,建立业余体育训练队,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镇平县教育体育局
2022年2月1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