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中共镇平县委关于制定镇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县政府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各方智慧,制定了《镇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
一、《纲要》起草过程
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专门成立“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印发了规划编制工作方案,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建议,指导起草组形成了《镇平县“十四五”规划基本思路》,为高标准完成规划编制工作打下了坚实基础。起草过程中,起草组认真研究对标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坚持把中央、省委、市委部署与县情相结合,把加强顶层设计与问计于民贯穿始终,把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贯穿始终。3月份形成纲要初稿后,先后征求了县人大、县政协、各乡镇街道、县直各部门等单位意见,起草组逐条分析研究,充分吸纳,进行了多轮次深入修改。县政府常务会、县委常委会进行了研究审议,起草组进一步修改完善后,形成了《纲要草案》。2021年4月,县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七次会议审查通过《纲要草案》。2021年5月,县政府正式印发《纲要》。
二、《纲要》主要内容
《纲要》按照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的逻辑主线,坚持统筹好“上”和“下”的关系,既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又坚持实事求是,体现镇平特色。坚持统筹好“内”和“外”的关系,把镇平发展放在全省全市战略大局中谋划推动,与周边地区协同联动更加紧密。坚持统筹好“远”和“近”的关系,既立足干在当下,提出“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又着眼谋划长远,明确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纲要》共13章、63节,分三大板块。
第一板块为总论,主要总结我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的成就,分析发展面临的形势,提出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即到2035年基本建成“活力之城、智慧之城、绿色之城、和谐幸福家园”,打造发展环境活力充沛,人居环境智慧健康的宜业宜居新镇平。锚定2035年远景目标,明确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遵循的原则和镇平发展的四大发展战略定位,即“南阳中心城区一体化发展先行区、全省数字经济先行区、全国三产融合示范区、国际智慧玉都”,为镇平发展提供精准引导。同时,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描绘了我县“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定性描述方面,提出了实现“七个新”的目标,即:经济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改革开放取得新突破、新型城镇化实现新跨越、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新进步、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社会治理效能得到新提升。定量目标方面,与省、市“十四五”规划指标体系充分衔接,结合我县实际,围绕经济发展、创新驱动、民生福祉、绿色生态、安全保障等五个方面,设置了20项量化指标,包括14项预期性指标和6项约束性指标。
第二板块为分论,按照新发展理念的内涵来组织,充分体现统筹发展和安全,从创新驱动、产业发展、融入新发展格局、改革开放、城乡融合发展、乡村振兴、文化事业、生态文明、公共服务、平安镇平等10个领域,阐述了“十四五”时期我县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并用11个专栏明确了谋得实、可落地和具有标志性的重大项目或工程包。
第三板块为实施保障。重点围绕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强化重大项目建设要素保障、汇聚规划实施的强大合力等方面,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