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街道办:
现将《镇平县2019—2020年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实施方案》下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结合各地实际做好我县冬春救助工作。
2020年1月6日
镇平县2019—2020年受灾人员
冬春生活救助实施方案
为了切实做好镇平县2019-2020年冬春期间受灾人员的生活救助工作,根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冬春生活救助资金管理使用的通知》、《河南省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程》,结合我县灾区困难受灾群众冬春生活需救助实际情况,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基本情况
2019年来,我县分别遭受干旱、风雹、等自然灾害。尤其是我县6-10月份大面积旱灾造成22个乡镇253916人受灾,直接经济损失6680.05万元。其中彭营镇19个自然村,花生、玉米影响严重,其中受灾面积1230.8公顷,成灾面积984.6公顷,受灾人口16056人,直接经济损失480.1万元;高丘镇29个自然村,玉米、花生、中药材种植影响严重,其中受灾面积961.9公顷,成灾面积733.5公顷,受灾人口17930人,直接经济损失357.6万元。曲屯镇多个自然村农作物种植影响严重,其中受灾面积619.1公顷,成灾面积495.2公顷,受灾人口8046人,直接经济损失241.4万元。
面对严峻的灾情形势,我县高度重视,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抓,采取多种措施,积极做好灾情防范和各项救灾工作。根据灾情,及时下拔救灾资金、物资,帮助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渡过难关。同时,采取各种措施,通过多形式、多层次、多渠道组织灾区群众努力抗灾自救;各部门协调配合,科学指导灾区开展抗旱救灾、农业生产、农资供应、秋季作物播种等,力争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最大限度地维持了灾区的稳定。
二、重点救助区域和对象
(一)重点救助区域
1、受较大灾害影响的部分受灾严重地区,如彭营镇、高丘镇、曲屯镇、柳泉铺镇以及其他部分乡镇;
2、贫困村、山区村等基础薄弱、承灾能力和自救能力较差的地区;
3、农业人口基数大,农业经济损失较为严重的乡镇。
(二)救助对象是因灾造成冬春期间家庭生活困难的受灾群众。对鳏寡孤独、老弱病残等困难群体,五保户、特困户、困难优抚、建档立卡未脱贫贫困户、脱贫监测戸、边缘户对象重点救助。
三、救助原则
(一)确保生活,统筹兼顾。保障其基本的生活需要,优先保证重灾区特困受灾群众基本生活,兼顾衣被、燃料、住房、就医、就学等其他实际困难,确保受灾困难群众有饭吃、有水喝、有衣穿、能取暖、有房住,基本生活不出问题。
(二)分步实施,分类救助。认真评估受灾群众和困难群众需救济的情况,区分不同的类别,采取集中救助和分散救助相结合的办法,综合考虑吃饭、饮水、穿衣、取暖、看病、就学、住房等因素,分类施救。
(三)因地制宜,多种形式。采取现金补助与制定落实优惠政策等相结合的多种救助形式;政府救助和受灾群众自救、群众互助和邻里相帮相结合;对口支援和定向援助相补充。
四、工作安排
(一)编制本地区救助方案。各乡镇(街道办)应急办根据本行政区域内农业人口、财政收入、当年自然灾害情况;灾害造成的损失情况;灾害导致群众生活困难情况;受灾人员需救助情况;本级财政投入及可解决的问题;存在的资金缺口等因素,结合县冬春救助方案制定本乡镇(街道办)冬春救助方案。主要内容包括:
1、重点解决受灾困难群众冬春期间的口粮、饮水、衣被、取暖、医疗等方面的困难,切实做好受灾困难群众冬春生活救助工作;
2、坚持重点救助重灾地区、重灾户,并统筹考虑其他地区因灾生活困难户的基本原则;
3、严格程序、规范操作,准确核定需政府救助对象;
4、按照不同救助类型户,明确救助标准,分类、分段施救;
5、本级政府采取的救助措施(包括:政府投入、互助互济、自产救助、社会捐助等措施);
6、救助资金的筹集,存在的资金缺口及向上一级政府申请补助资金的数额。
(二)严格救助程序。严格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工作规程,通过“户报、村评、乡审、县定”四个步骤确定救助对象:一是受灾群众乡所在村(居)委员会提出申请,或者村(居)民小组向所在村(居)委员会提名;二是村(居)民委员会收到农户申请或村(居)民小组提名后,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对申请、提名对象进行民主评议,并予以公示。经评议认为符合条件,且公示无异议的,确定为拟救助对象,并上报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三是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接到村(居)委员会的申报材料后,及时完成审核上报工作。四是县级应急管理部门收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上报的材料后,及时进行复核和审批,并通知乡镇(街道)组织实施。
对于老年人、残疾人、丧失劳动力的重病患者等特殊受灾困难群众,本人办理申请手续困难的,应主动将其列为救助对象,主动开展救助工作。
冬春临时生活困难救助,用于帮助受灾群众解决冬令春荒期间的口粮、衣被、取暖等基本生活困难。要按照“分类救助、重点救助”原则,按因灾造成住房倒塌损坏、农作物减产绝收、致伤致残、致贫返贫等情况实行分类排队,优先做好因灾导致生活困难的优抚对象、低保对象、“建档立卡”贫困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农村留守儿童、留守老年人、散居孤儿、困难儿童、事实无人供养儿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救助。并视情提高救助标准,重点帮助其解决实际困难,确保温暖过冬。
(三)救助标准。根据中央和省冬春救助项目和补助标准,结合我县经济发展水平和救灾工作实际需求,冬春救助补助标准原则上户均200元至1000元;所有支出资金需经乡镇(办)主要领导审批,最多不得超过2000元。
(四)救助时段。冬寒灾民生活救助时段为2019年12月至2020年2月,春荒灾民生活救助时段为2020年3月至5月。
(五)救助形式。冬春救助原则上实行“一卡通”形式发放到户,不具备条件的可以以现金形式发放,不得平均发放,不准优亲厚友,不得以慰问金形式发放,不得预留资金,不得用于生产性支出;确需采用实物形式进行发放的,要严格按照政府有关采购程序进行,确保救灾款物足额及时、保质保量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
(六)资金筹集及安排落实。资金的筹集,按照救灾经费分级负担的原则,采取“中央、省级、市、县财政补助”的办法多渠道筹集。
五、工作要求
(一)规范开展救助工作,严格救灾款物管理。
一是冬春救助工作严格按照《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程》规定开展,做到政策公开、对象公开、标准公开、数量公开,接受社会监督,确保救助公开、公平、公正。救助对象的确定,要严格按照“户报、村评、乡审、县定”的程序进行。
二是冬春救助资金的使用,要切实做到手续完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账目清楚,通过“一卡通”将救助资金足额发放到受灾群众手中。发放结束后,要将发放情况上报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三是各乡镇在救灾物资发放结束后,要认真填写《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口一览表》,及时上报县级应急管理部门备案。
四是冬春救助工作完成后,受灾群众基本生活仍存在困难的,应按规定与当地民政部门接洽,将符合条件人员纳入其他救助对象给予救助,切实做好救助工作的有序衔接。
(二)确保工作进度,认真做好绩效评估。
各乡镇(街道办)应急办要加强对各行政村冬春救助工作的指导和督查,及时研究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全力保障冬春救助工作顺利开展。统筹安排好冬春救助工作的整体进度。按照《河南省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救助工作规程》要求,在冬春救助期间,各乡镇应急办要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实际救助效果进行中期和终期绩效评估,并在6月上旬形成文字报告上报县应急管理局。
(三)加大督查力度,确保工作取得实效。各乡镇(街道办)应急办要和财政、民政等部门密切配合,要坚持专款专用、无偿使用、重点使用、分类救助的原则,按照“民主评议、登记造册、张榜公布、公开发放”的步骤发放补助资金,确保资金发放手续齐备、专账管理、专人负责、账款相符。要坚决防止随意分配和平均发放,特别要防止优亲厚友,确保公开、公平、公正救助。
县应急管理局主动配合财政、审计、监察等有关部门,对冬春救助资金的分配、投向和管理使用情况实行全程监管。冬春救助期间,要采取随时、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深入到乡(镇),进村入户,对救助资金的管理使用、款物的发放,以及已救助情况进行跟踪检查、问效。
附件:1.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口一览表(已救助)
2.自然灾害受灾困难群众申请表
3.自然灾害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审批表
4.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物资需救助登记表
5.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物资发放表
附件1
受灾人员冬春生活政府救助人口一览表(已救助)
表 号:民统表9
制定机关:民 政 部
批准机关:国家统计局
批准文号:国统制﹝2016﹞6号
有 效 期:2018-1
填表单位(盖章):____________省(自治区、直辖市)____________市(地区、自治州、盟)____________县(市、区、旗)
单位负责人:____________ 统计负责人:____________ 填表人:____________
序号 | 行政区划 | 家庭情况 | 已救助情况 | |||||||||||||||||||
省(区、市) | 地市 | 县 | 乡镇 (街道) | 村 (社区) | 户主姓名 | 身份证号码 | 家庭类型 | 家庭人口 | 家庭住址 | 已救助口粮人口 | 已发放救助口粮数量 | 已支出口粮救助款 | 已救助衣被人口 | 已发放救助衣被数量 | 已支出衣被救助款 | 已救助取暖人口 | 已支出取暖救助款 | 其他已救助人口 | 其他已支出生活救助款 | 救助资金发放形式 | 银行卡号 | |
代码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单位 | -- | -- | -- | -- | -- | -- | -- | -- | 人 | -- | 人 | 公斤 | 元 | 人 | 件 | 元 | 人 | 元 | 人 | 元 | -- | -- |
附件2
自然灾害受灾困难群众申请表
所在区域: 县(市、区)____________乡镇(街道) 村 | 填表日期: 年 月 日 | |||||
户主姓名 | 身份证号码 | 家庭总人口 | ||||
现在地址 | 乡镇(街道) 村(居)____________________自然村(组) | |||||
家庭类别 (可多选) | □分散供养特困人员 □低保户 □低保户边缘户 □残疾人 □建档立卡贫困户 □留守老年人 □留守儿童 □困难儿童 □事实无人供养儿童 □因病或突发事故导致的困难家庭 □散居孤儿 □优抚对象 □因学生上学导致的困难家庭 □一般户 □其他贫困户 | |||||
灾种类型 (可多选) | □干旱 □洪涝 □风雹 □地震 ☑雪灾 □滑坡 □泥石流 □生物灾害 □低温冷冻 | |||||
申请类别 (可多选) | □冬春生活困难救助 □旱灾生活困难救助 □灾害应急救助 □因灾临时生活救助 □遇难人员家属抚慰 □过渡性生活救助 □倒塌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 | |||||
救 助 申 请 理 由 | 申请人(提名人)签名: 年 月 日 | |||||
公示情况 | 经公示,无异议,同意 作为拟救助对象。 核对(填写)人: 年 月 日 | |||||
注:1.本表由乡镇政府保存,作为做账依据。2.□是,£否。3.老年人、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重病患者等特殊受灾困难群众,本人办理申请手续困难的特殊群体由村小组向村委提名。4.公示情况由村委会填写。 |
附件3
自然灾害受灾困难群众生活救助审批表
填表单位: 乡镇(街道)政府 年 月 日
乡 镇 ︵ 街 道 ︶ 审 核 意 见 | 经审核: 本批次审核共XX户共计XX人,共需发放救灾资金XX万元,需救灾物资衣被价值XX万元,合计XX万元。 乡镇(街道)政府(盖章) 年 月 日 |
县 ︵ 市 区 ︶ 应 急 管 理 局 意 见 | 审批意见:同意 具体标准分类: 1.特困难户标准 (元/人均) 2.重点困难户标准 (元/人均) 3.较困难户标准 (元/人均) 4.一般困难户标准 (元/人均) 5.救助衣被标准 县(市、区)应急管理局(盖章) 年 月 日 |
注:1.此表由乡镇政府保存,作为做 、备存。2.将乡镇(街道)所辖村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物资登记表作为附件呈报县级应急管理局。
附件4
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物资需救助登记表
序号 | 户主姓名 | 家 庭 人 口 | 身份证号 | 救 助 类 型 | 需救助 资金(元) | 需救助 物资 | 备注 |
1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村(居)委会 核实意见 | 经核实: 村(居)委会(盖章) 年 月 日 | ||||||
乡镇(街道) 审核意见 | 经审核: 乡镇(街道)政府(盖章) 年 月 日 |
填表单位: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注:1.此表由乡镇政府保存,作为做账 、备存。2.此表作为附件报送应急管理局审核。3.救助类型为特困户、重点户、较困难户、一般困难户。
附件5
自然灾害救助资金和物资发放表
填表单位: 县(市) 乡镇(街道) 村(居)委会 经办人:
户主姓名 | 家庭 人口 | 银行卡号 | 救助 资金(元) | 救助 物资 | 领取人签名 | |
1 | | |||||
2 | ||||||
3 | ||||||
4 | ||||||
5 | ||||||
6 | ||||||
7 | ||||||
8 | ||||||
9 | ||||||
10 | ||||||
11 | ||||||
12 | ||||||
13 | ||||||
14 | ||||||
15 | ||||||
16 | ||||||
17 | ||||||
18 | ||||||
19 | ||||||
20 | ||||||
21 | ||||||
24 | ||||||
25 | ······· | ···························· |
注:1.此表由乡镇政府保存,作为做账、备存。2.由乡镇(街道)统一组织,各村(居)委会具体实施。3.具备条件的通过一卡通发放,不具备条件的,可发放现金。
南阳市应急管理局 2019年12月30日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