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关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镇平县山洪灾害防治预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二OO四年六月二十二日
镇平县山洪灾害防治预案
我县位于河南省西南部,地跨长江流域唐白河水系,全县总面积为150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96万人,我县雨量比较充沛,全县多年平均降雨量为750毫米,因受季风影响,雨量年内时空分布极不平衡,夏季雨量较多,并集中于6-9月,占全年降雨量的66.7%,全县总地势为北高南低,山、丘、平三种地形各占三分之一,自北向南呈阶梯分布,相对高差1540米。由于地势和气候特点造成我县汛期一遇暴雨,山洪暴发,河水陡涨,破坏坝库、河堤、交通线,直接威胁河道下游群众人身财产安全。为有效预防山洪暴发,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特制订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贯彻执行“安全第一,常备不懈,以防为主,全力抢险”的方针;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洪,坚持防洪除涝并重,建设与管理齐抓,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做到突出重点,主动防范,把减少人员伤亡放在首位,力争把洪涝灾害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二、防治重点
高丘、二龙、老庄、寺山、石佛寺、城郊、遮山等山洪多发乡镇,一是对山区进行全面细致的排查,抓好“群测群防”工作,发动和依靠群众,增强干部群众的防灾和主动避灾的意识。二是做好险情时群众的安全转移工作。三是对新治理的小流域和坡改梯工程、人畜饮水工程等,要落实防洪措施,完善排涝体系,巩固治理成果,严防山体滑坡、悬崖坍塌和泥石流等灾害发生。
三、防治措施
1、建立机构,明确责任。全县山丘区乡镇,一是要比照县防汛指挥机构规格,建立乡、村级防汛指挥机构,落实防汛工作责任制。二是制订具体预案。从实战出发,对组织领导、洪水调度、工程抢险、群众迁安救护、转移路线、防汛通讯、报警布点等方面进行深入细致安排,确保出现险情能够迅速应对。三是要完善洪水测预报系统,根据气象部门提供的天气资讯,派出专人对重点防洪部位、区域严看死守。发现险情,要充分利用现代化通讯手段,在第一时间上报县防汛指挥部,并全力做好各项防洪准备工作。
2、加强河道管理,疏通行洪河道。水利部门要建立健全河道管理机构,强化执法力度,迅速开展河道泄洪执法检查,严厉查处在河道内设障、倾倒废弃物以及在河滩上开荒种地、植树、拉沙或者破坏河道植被的行为。各乡镇防汛指挥部要按照“谁设障、谁清除”的原则,做好辖区内河道阻水清障工作。同时要积极配合水利部门加强对河道的管理,确保河道行洪畅通。
3、组建抢险队伍,搞好抢险演练。防洪重点乡镇每乡镇都要组织一支不少于100人的以民兵为骨干的群众性防洪抢险队伍,实行四定责任制,即定领导、定任务、定人员、定工具,提高防洪抢险队伍的战斗力。同时,水利部门要加强对重点防洪乡镇的业务指导,有重点地进行针对性抗洪抢险技术培训和抢险演习,真正做到遇险时拉得出、抢得上、守得住,力争把山洪灾害降到最低限度。
4、备足抢险料物。重点防洪乡镇要按照《镇平县防汛指挥部关于下达小型水库防汛料物储备定额暨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的通知》(镇防汛字〔2004〕13号)要求,本着自力更生、就地取材原则,按规定的物资数量、类别及早进行防汛料物定额定点储备。同时,要将防汛料物的存放数量、地点如实上报县防汛指挥部办公室,以利于山洪暴发时,统一调配使用。
5、加快防汛工程建设进度。各防洪乡镇要高度重视防汛工程建设工作,强化领导,明确责任,组织有关施工单位按计划迅速完成水毁工程修复和防汛应急工程建设任务,集中力量做好堤防险工、险段、小水库的加固处理工作。高丘、二龙、老庄、寺山、石佛寺、城郊、遮山等重点防汛乡镇,要修建分洪引洪工程,减轻山洪暴发对下游压力,保障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