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乡镇人民政府、县政府有关部门:
现将《南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的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宛政〔2004〕10号)予以转发,请遵照执行。
二OO四年四月二十九日
南阳市人民政府文件宛政〔2004〕10号
南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建设的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关于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建设的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研究同意,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二OO四年二月十六日
关于加强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建设的实施方案
为积极服务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创新流通方式,开拓农村市场,更好地服务“三农”,解决假冒农资产品坑农、害农、制约农业发展的突出问题,提高供销合作企业的竞争实力和服务水平,堵死假冒伪劣商品流入农村市场的源头,根据《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务院体改办国家经贸委关于促进连锁经营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国办发〔2002〕49号)、《国务院关于深化化肥流通体制改革的通知》(国发[1998]39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中发[2004)1号)等国家、省、市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充分认识建立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的重要意义
实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是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向更高水平迈进、提高规范化程度的必然要求。首先,连锁配送是现代化的流通方式,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经营及配送网络,通过规模化采购和网络化销售,连接大批生产者和千家万户的消费者,可以有效衔接产需,是发展大流通,带动大生产的重要措施。其次,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农业是一个多环节、长周期的产业,实现产业化,必须各环节统筹安排,协调发展。实行连锁配送经营能够有效保证农资供应,有效控制商品进销渠道,加强质量监督,净化农资市场,保护农民利益。第三,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是应对加入WT0的有效措施。入世后我国将取消对外资参与特许经营的限制,农业生产资料经营面临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连锁经营是新型的流通业态,加速其与农资营销的结合,对于提高农资流通效率和服务水平,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是新形势下我市供销合作企业应对国际竞争的重要举措。第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是提高农产品质量的重要举措。我市是农业大市、农产品生产大市,实行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有利于提高农资流通的组织化程度,实现经营行为的标准化和市场化,能够在较大范围内推广有市场竞争力的农产品,推进生产的区域化、标准化,控制高毒及高残留农药的销售和使用,促进生态农业、绿色农业的发展。第五,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是农业生产资料经营企业发展壮大的需要。实行连锁配送的前提是对农资经营企业进行产权制度的改革,带动各级供销社的职能转换,整合资源,培育品牌,实现规模化经营。第六,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是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保障。《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指出“从2004年起,中央和地方要安排专门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质量标准与认证、市场营销等服务”。“深化供销社改革,发挥其带动农民进入市场的作用。加快发展农产品连锁、超市、配送经营”。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对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意义重大。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发展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工作。
二、总体目标和原则
(一)总体目标:以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供销社原有农业生产资料经营网络为基础,以建立直营店、吸收加盟店、整合其他经营网点为主线,逐步建立规范有序,组织统一,经营灵活,服务功能完善的现代化农资连锁配送体系,全面提高农资市场占有率,提高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从2004年初开始,有组织有计划地将现有供销社农资经营网点、营销大户、农业“三站”经营网点,全部纳入到统一的农资连锁配送体系中去,使农资经营在服务农业产业化、服务三农、助农增收中更好地发挥作用,适应我市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对农资产品及农资技术服务的需要。
(二)基本原则:(1)利益共享原则。从组织管理、终端销售、技术服务、市场净化、运输配送等方面制定公平、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依靠经济手段管理,实现共赢。(2) 自由竞争原则。主要靠雄厚的经济实力,质优价廉的商品,优质的服务、诚实的信用、完善的功能和先进的技术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市场竞争,在竞争中发展壮大。(3)循序渐进原则。农资市场形势存在巨大的地域差异性,农民群众的认知能力也千差万别,农资市场现有基础条件、现有网络资源也千变万化。必须寻找薄弱环节,找到适当的切入点做为突破口和发展契机,逐渐积累经验,不断探索,滚动发展。(4)创新原则。不同地域的农资市场需求形势,对建立连锁配送网络模式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因此不能照搬其他地方的农资连锁配送模式,一定要适应我市农资的需求实际和农民对农资经营模式的认同意识,不断创新,建立适应我市的连锁配送网络体系。(5)开放办企业的原则。要打破系统、区域、行业的界限,实行开放办企业,借力发展。一方面要靠大联强,积极与国内外大型生产企业、连锁企业开展联合与合作,借助名牌发展,建立稳定的货源基地;另一方面立足于现有销售网络的联合,通过经济利益这个杠杆,逐步使各农资营主体纳入到配送体系中来,使网络建设和货源基地建设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三、方法步骤
(一)建立七大体系
1.网络组织管理体系。首先由市供销社牵头组建市农资经营网络的领导机构,并注册成立农资连锁配送公司,作为网络的管理及责任单位。网络的终端销售点统一使用一个名称作为网络品牌。在南阳市中心城区,以南阳市农业生产资料铁路专用线及农资中心市场为依托成立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为网络提供货源。打破行政区域,在南阳市周边县市成立县级农资配送中心。在乡镇建立直营网点或整合其他加盟网点,建立综合性农资超市。加盟网点、村级网络,必须是供销社或农业三站的合法经营人。乡级农资超市和村网络可以通过农民自愿入股组建农资消费合作社实现与农户的对接。加盟网点的认定工作由市化肥经营管理协调办公室负责。
2.商品配送体系。商品的配送由市供销社牵头组建的农资连锁配送中心统一负责,配送中心将加盟网点商品需求进行汇总整理,由配送中心的车辆配送直运到点。各县市区原有的供货渠道及供货厂家与市配送中心接洽,经认证后纳入各级配送网络。
3.资金及商务管理体系。各加盟网点实行统一价格、统一核算。销售网点实行计算机管理,供销存情况通过计算机传送到配送中心,配送中心通过销售资料的分析及时调整供货策略。
4.车辆运输管理体系。由配送中心组织成立农资运输车队,车辆统一外观设计,统一调配货源,运输费用参照市场价格。
5.技术服务体系。连锁配送公司聘请南阳作物种植、病虫防治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技术顾问团,负责全市配送体系的技术服务工作。乡镇农资超市可聘请当地的农业技术骨干做为技术指导,所有技术难题由顾问团解决。乡镇农资超市在经营中,要积极参与当地的产业化建设,搞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传播先进的农业科学技术,并与当地专业合作社实行良好的合作,发挥龙头作用,形成农资超市加农户的经营体系。
6.市场净化管理体系。为了实现网络的正常运作,打击非法农资经营对网络经营的影响,由当地的公安、工商、农业、技术监督等部门联合执法,打击农资制假售假行为,开展专项整治斗争,进一步净化市场,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7.农副产品回收体系。乡镇农资超市,利用网点的基础设施优势、人员优势、信息优势,进行农产品的收购、运销,增加经营项目,提高经济收入。配送中心为其提供信息等方面服务,也可成立农副产品销售中心。
(二)搞好舆论宣传。在《南阳日报》、南阳电视台开辟专栏,对建立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进行大力宣传,营造舆论氛围,增强凝聚力。特别要注意对实施中好的典型进行宣传, 同时,对目前农资市场出现的问题进行曝光,使建立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网络得到千家万户的广泛认同。
(三)培育品牌。品牌是商品的灵魂,企业的形象, 管理的重点和质量信誉的保证,也是网络的纽带,参与市场竞争的法宝。要通过广泛宣传、完善服务、诚信经营,将农业生产资料连锁配送的品牌打响,赢得群众的信赖。
(四)选择试点,分步实施。选择一个基础条件较好的县作为试点。试点建设以直营店为主要形式, 同时吸收符合加盟条件的网点,按照统一品牌、统一标识、统一店堂设计、统一服务模式、统一价格、统一管理的要求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在试点地区的运行中,要充分发挥七大体系服务功能,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前进。
(五)具体要求。各县市区要在2004年3月中旬将筛选好的符合条件的网点报市化肥经营管理协调办公室。配送中心一般选在有铁 路站点的县市。农资超市设在乡镇,在条件好、辐射面大的行政村也可择优选点。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各级各部门要按照本方案的要求,统筹安排,做好组织实施工作。根据宛政[2003]108号文件规定,南阳市人民政府化肥管理协调办公室,是连锁配送网络建设的领导管理和协调机构,各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政策上给予大力支持,要打破部门分割和地区封锁,改革各种不合理的行政审批制度,提供优惠的政策,为连锁配送网络建设创造宽松的外部环境。
(二)健全组织。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加快将农业生产资料公司改制为连锁配送有限责任公司,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在市化肥经营管理协调办公室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具体实施对网络建设中各个环节的管理。对加盟企业以资本为纽带,建立母子司公体制,健全配送经营网络。
(三)整顿市场秩序。在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通过有关职能部门的联合执法行为,对现有农资市场进行整顿,根据市场需要对原供销社、农业三站及其他经营主体的农资经营网点的布局适当的整合。在布局合理的基础上,所有供销社农资经营单位,全部统一冠名,以利于配送管理。
1.各县市区澄清底子,供销社、农资公司、农业三站在册人员按照统一布局,合理安排的原则。根据各单位分配网点的名额,由管理办公室统一办理连锁经营手续、加盟手续后,由工商部门办理营业执照,开始配送农资商品。
2、工商部门在整顿农资流通秩序中,要制订有效的措施清理整顿挂靠经营,打击无证经营,确保农资市场健康发展。
3、南阳市农资流通协会,要吸收各级供销社、农业局负责人参加,参与领导各级网络经营管理工作,同时各县市区成立分会,领导同级网络。
4、市农资连锁配送公司要严格按照农资质量标准对进入网络经营的商品进行入网前的检验、入网后的监控,并推行销售质量负责制和服务承诺制,依法诚信经营,确保网络的健康有序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