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镇政文件 > 2008

镇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镇平县2008—200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方案的通知
来源:县政府 时间:2015-04-02
分享:

  各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县政府有关部门:
     《镇平县2008—200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划方案》已经县政府同意,现予印发,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OO八年十一月二十日
 

  镇平县2008-2009年度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规 划 方 案
 

  为做好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作,进一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根据镇平县“十一五”水利建设规划,结合我县目前水利工作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水资源高效利用为核心,以推进现代农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目标,以“红旗渠精神杯”和“兴水杯”竞赛活动为载体,以改善广大农村的生产生活和整体面貌为重点,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发展节水灌溉、小流域治理、农综开发、烟水配套、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灌区末级渠系配套、标准粮田建设及除险加固等工程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水利基础设施,为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水利保障。
二、目标任务与效益指标
今冬明春农建工作总的目标任务是:新增有效灌溉面积1.1万亩,新增旱涝保收田1.6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积0.75万亩,新增除涝面积0.2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8万亩,新打机电井279眼,新配机电井290眼,水库除险加固2座,解决安全饮水2.5万人,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18平方公里,新建改建鱼塘4500亩,水产品产量达到5400吨。总投资5076.84万元,总工程量99.04万方,投工136.02万个。
三、重点工程
要坚持兴利与除害相结合的原则,以重点工程为龙头,以示范项目为支撑,围绕目标,统筹安排,着力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安全饮水工程:涉及枣园、玉都、彭营、贾宋、老庄、柳泉铺6个乡镇(街道)14个行政村5414户,2.5万人,总投资1250万元,其中国债资金720万元,地方配套530万元,群众自筹219.95万元,新建供水工程11处,埋设各类管网34.55万米,总工程量14.98万方,工程完成后可解决2.5万人的饮用水安全问题
(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工程:在贾宋镇东南的牧庄、李民两个行政村建设打井配套工程,计划新打机电井18眼,配套水泵21套,埋设各类低压管道2.14万米,建井房6座,架设低压线路3150米,新建生产桥5座,总工程量0.4万方,完成后可新增节水灌溉面积2500亩。
(三)陡坡水库灌区末级渠系配套工程:要立足项目,努力技改,使灌区配套工程适应新农建要求。
(四)防汛岁修工程:总投资15万元,整修陡坡水库防汛公路长400米,修建挡土墙1处长60米。
(五)标准粮田建设项目:涉及张林、候集两个乡镇,总投资385.32万元,投工2.87万个,总工程量13.47万方。张林项目区新打配机电井56眼,修复74眼,修筑井台130个,配置井盖、井盘,新修农桥99座,修复64座,整修机耕路5.4km,整修田间道路35.49km,整修排水沟36.899km。候集镇项目区新打机电井26眼,修复105眼,并修筑井台131个,配置井盖、井盘,新修农桥86座,修复61座,整修机耕路12km,整修田间道路25.56km,整修排水沟56.837km。工程完成后改造中低产田1.6万亩。
(六)老庄镇岔河、汤河流域水土保持工程:总投资18万元,新修浆砌石挡土墙4处总长度316米,发展经济林143亩。
(七)农业综合开发项目:项目区位于侯集镇北部,涉及袁营、大赵营、常营、谭寨4个行政村2861户10559人,总土地面积1.6万亩,其中耕地面积1.2万亩。总投资393万元,计划新打机电井83眼,修复旧井50眼,修拦蓄工程2座,新修建筑物130座,其中农汽桥75座,农拖桥55座,维修建筑物53座,埋设管道6.9公里,建管理房2座,开挖疏浚排水沟47条长50公里,架设输变电线路1.8公里,安装变压器3台。工程完成后改造中低产田1.2万亩。
(八)烟田水利配套项目:涉及遮山、曲屯、枣园、卢医、高丘、王岗、郭庄、侯集、柳泉铺9个乡镇,总投资592.2万元,计划新修塘坝6座,提灌站3座,新打机电井20眼,总进尺1176米。
(九)高丘水库除险加固项目:总投资1745万元,投工30.63万个,总工程量20.39万方,计划对水库大坝、溢洪道进行加固,对输水洞拆除重建闸门及启闭设备更新,更新观测设施及修建管理设施工程。
(十)高西河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341万元对水库大坝进行加固,更新机电及启闭设备,完善水库管理工程。
(十一)汤河、方山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总投资650万元,主体工程要在09年主汛期到来之前完工,确保水库防汛安全。
四、主要措施
(一)完善水利建设投入机制,努力增加劳务和资金投入。一是加大公共财政对农田水利建设的倾斜力度。县财政要切实承担起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主要责任,把农建资金纳入投资和财政预算,逐步形成政府投入支持、民办公助、社会参与、受益户投入的多元化投入机制。二是积极鼓励和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坚持农民自愿、注重实效、民主决策的原则,引导农民自主投工投劳,调动广大农民群众投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积极性。三是整合资金,捆绑使用,提高效益。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统一规划的原则整合资金,通过资金集中捆绑使用,扩大工程规模,实现规模效益。
(二)深化水利产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民营水利。各地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制定优惠政策,促进民营水利事业深入发展。要明晰所有权,放开建设权,搞活经营权,积极探索适应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农村用水合作组织和管理体制。在符合规划、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实行“谁建、谁有、谁受益”的原则,调动多层次、多方面、多种经济成分的积极性。以独资、联资、股份合作等方式开发“四荒”资源、打井建站,积极参与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探索承包、拍卖、股份合作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管理好现有小型水利工程,抓好典型,以点带面,逐步形成小型水利工程产权明晰化、投入多元化、经营企业化的新格局。
(三)深入开展“红旗渠精神杯”和“兴水杯”竞赛活动。开展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红旗渠精神杯”和“兴水杯”竞赛活动,对巩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绩,促进水利建设持续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强化激励机制,加大投入力度,充分调动干部群众大办水利的积极性。加强考核工作,对投入保障机制、水利事业发展实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成效、重点工程建设情况等进行认真考评,把“红旗渠精神杯”、“兴水杯”竞赛活动不断推向深入。
(四)加强领导,落实责任。按照县委、县政府的总体部署,把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作为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措施,纳入各级党政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及时掌握工程进度,确保按时完成任务。充分发挥水利职能作用,在规划编制、方案制订、施工组织、建设管理、技术指导、质量控制、竣工验收等各方面做好具体工作,并切实加强使用管理。同时,要加大新闻宣传力度,及时报道水利建设工作新动态、新情况、新经验及新典型,营造大搞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的良好氛围。
附表1:2008-200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计划投入情况表 附表2:2008-2009年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分类工程规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