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镇政文件 > 2009

镇平县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
来源: 时间:2015-04-02
分享:

为切实发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作用,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促进农业新技术全面推广应用,推进农业现代化建设,更好地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服务,根据《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发〔2006〕30号)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加强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豫政〔2007〕78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现就我县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强化公益性职能、放活经营性服务的要求,加大我县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改革力度,完善提高县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合理布局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有效发挥其主导和带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农业技术推广活动,为我县农业和农村经济全面发展提供有效服务和技术支撑。
2、基本原则
坚持精干高效,科学设置机构,优化队伍结构,提高人员素质,合理配置农业技术推广资源;坚持政府主导,支持多元化发展,有效履行政府公益性职能,充分发挥各方面积极性;坚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坚持与乡镇机构改革相衔接,加强县级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稳定乡镇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
3、总体目标
通过明确职能、理顺体制、优化布局、强化保障、创新机制等一系列改革,巩固县农技中心建设,加强乡镇农技站建设,建立分工协作、功能完善、服务到位、充满活力的多元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加快科技长入经济步伐,促进全县农村经济发展。
二、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主要内容
1、机构设置
县乡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属公益性事业单位,隶属县农业局。县级设立镇平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内设土肥站、粮作站、经作站、能源站、农产品质量监管站、信息中心、办公室。乡镇(街道)设立农业技术推广站(区域站)18个,其中设立区域站3个,即玉都、雪枫、涅阳三个办事处联合设立玉都农技推广区域站,侯集、郭庄两个乡镇联合设立侯集农技推广区域站,石佛寺、二龙两个乡镇联合成立石佛寺农技推广区域站;分别在张林、杨营、贾宋、枣园、曲屯、王岗、高丘、晁陂、老庄、卢医、遮山、柳泉铺、彭营、安字营、马庄15个乡镇各设一个农技站。
2、主要职责
县农技推广中心负责全县农技推广的计划制定、实施指导、管理等。乡镇、街道农业技术推广区域站和农技站是设立在乡镇、街道,为农民提供种植业、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植物保护、科研新成果和实用技术推广服务的组织。承担的公益性职能主要是:①参与制定本区域农业技术推广计划并组织实施关键技术;②负责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的引进、试验、示范,适用技术的组装集成与推广;③负责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④负责农业公共信息收集传递和农业技术咨询;⑤负责农业实用技术培训;⑥完成上级交办的农技推广任务。
3、建设项目
按照“完善提高县级、强化巩固乡级”的原则,县级利用现有办公、化验场所,可根据实际需求建立农技培训学校、购置农业技术推广服务车辆及先进的化验仪器设备。乡镇级建立办公场所,购置必备的常用化验仪器和交通工具,建立示范基地等。
4、人员配置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人员以现有工作人员为基础实行定岗定责,竞争上岗。乡镇农技站(区域站)每站按实际需求及耕地面积配备人员3至8人,18个站共计108人。人员来源三个方面:一是从乡镇农业服务中心从事农技推广工作人员调配。二是从农业局系统现有工作人员中调配充实。三是由劳动人事部门在农业院校毕业的大专以上学历毕业生中公开选拔录用。
三、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的组织保障
1、切实加强领导、搞好协调配合
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建设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大局,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务必高度重视,县级成立由常务副县长为组长,分管副县长为副组长,农、林、水、机、编制、劳动人事、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领导小组,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各单位要统一思想、明确职责、切实做好机构编制、人员安置、科技项目支持等工作,确保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顺利进行。
2、认真制定方案、精心组织实施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制定实施方案报省市政府审批后实施。农业等有关部门要积极引导农业技术推广机构的广大职工正确认识改革和对待改革,调动各方面积极性,确保建设顺利进行;财政部门要对机构建设提供必要的经费支持。
3、加强指导管理、切实提高队伍素质
农技推广部门要适应科技进步、产业发展和农民需求的变化,制定农技推广人员培训规划,搞好农技推广人员的岗位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其服务功能和业务素质。要加强对农技人员的管理指导,对区域站技术人员的考评由县级业务主管部门、乡镇政府、服务对象三方共同进行,将其工作量和进村入户推广技术实绩作为农技人员的主要考评指标,实行优胜劣汰,人员能进能出的考核机制。
4、不断改善农技推广条件
农业部门负责制定农业技术推广机构建设标准,并搞好相关项目建设;财政和发改部门要在充分整合利用现有资产设施的基础上,按照填平补齐原则,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改善技术装备和推广手段,设立基层农业技术推广机构设施设备购置专项补助资金,确保农技推广体系建设的正常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