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政府信息公开 > 政策 > 镇政办文件 > 2001

镇平县人民政府办室关于印发《镇平县2001年度蔬菜生产意见的通知
来源:县政府办公室 时间:2015-04-02
分享:

蔬菜生产乡镇,县政府有关部门:

  蔬菜是我县四大支柱产业之一,搞好蔬菜生产,走产业化经营的路子,是富县富民、发展县域经济的有效途径。《镇平县2001年度蔬菜生产意见》已经县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抓好落实。

二OO一年五月十六日
镇平县2001年度蔬菜生产意见

  蔬菜是高产高效经济作物,是“菜蓝子”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蔬菜生产,对于调整我县农业产业结构,加速农业产业化进程,引导农民奔小康,促进全县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市行动计划和县工作会议精神,特提出我县2001年度蔬菜生产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推进蔬菜产业化经营为方向,以市场为导向,以调整品种结构和搞好规模化、区域化生产为重点,建基地扩规模,靠科技求高效,抓服务促发展,稳定大路菜面积,大力发展大棚蔬菜、无公害蔬菜及食用菌、小辣椒、西瓜等含税蔬菜,特别是大姜、桔梗等订单创汇品种,促进蔬菜生产的持续、健康发展。

  二、发展目标

  2001年,全县固定菜田面积10万亩,复种面积达到20万亩,其中基地面积18.5万亩,建日光温室1000座,发展大棚32000个。蔬菜总产量73万吨,产值6.5亿元,其中食用菌产量1.38万吨,产值0.35亿元。

  三、具体发展规划

  1、因地制宜,培育支柱,建立蔬菜生产基地。按照“依托传统优势,集中连片开发,培育支柱产业,突出规模效益”的原则,根据市场需求和各乡镇传统种植习惯,确定侯集、杨营、贾宋、张林、安字营、城郊、黑龙集、马庄等8个乡镇为蔬菜生产区,各乡镇在调整种植结构的同时,要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相对集中连片开发,其中侯集、杨营、张林、贾宋、城郊、安字营六乡镇蔬菜种植面积分别要达到2万亩以上,形成207国道两侧和枣韩路沿线15万亩蔬菜带。品种布局上按照“乡有特色,村有主导,一方一品”的发展思路,建设大规模的单品种蔬菜基地,规划蔬菜大方30个、9.07万亩,其中5000亩以上大方6个,3000亩以上大方11个,1000亩以上大方13个,促进我县蔬菜生产上规模、有特色、出形象。

  2、因“市”利导,调优品种,大力发展高效、含税蔬菜。遵循“巩固基础产业,顺应市场规律,开发高效含税,突出经济效益”的原则,开展“找联市场主体,引种名优产品,改造传统农业”活动,在巩固杨营、侯集、张林、马庄、贾宋的大姜、棚菜,黑龙集、安字营的桔梗等名优特稀和出口创汇品种的基础上,各乡镇要通过引联跑签多渠道发展订单农业。到年底,每个乡镇引种名优品种要达到2000―5000亩,形成以侯集、杨营、张林、贾宋等为重点的南部蔬菜出口创汇先导区。同时,在侯集、杨营、贾宋、张林等蔬菜种植区,大力推广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地膜覆盖等高产高效技术和无农药、无化肥残留等新技术覆盖面要达到蔬菜种植面积的40%,走出一条农业欠发达地区加速结构调整的新途径。

  以二龙、老庄、寺山三个山区乡镇为主重点推广袋料香菇、木耳、天麻栽培,彭营重点发展金针菇、双孢菇及鸡腿菇等新品种,形成以香菇为主,金针菇、平菇、木耳等多种菌类共同发展的局面,进一步扩大种植区域,实现连片开发,形成规模,到年底,食用菌种植专业村达到35个,专业户1万户。

  3、建立无公害蔬菜区和蔬菜种植示范园。①在侯集镇姜庄南边公路以西、高营以北建立3000亩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园,以物理措施和生物防治病虫害为主,结合选用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以减轻农药对蔬菜的污染,提高蔬菜品质。在此基础上,逐渐扩大到全县蔬菜生产重点区域。②在贾宋的高科技无公害农业示范园300亩的基础上,继续扩大开发,同时在侯集姜庄无公害示范内建设占地400亩的农业高科技示范园,各蔬菜生产重点乡镇建立50―100亩的科技示范点。通过引进、研究、利用高新技术,形成以点带面,辐射发展的局面,推进全县蔬菜生产上档次、上水平、增效益。

  4、建立蔬菜购销体系,大力拓宽蔬菜销售市场。各蔬菜生产区要加大农田基本建设步伐,实现沟、路、林、渠、井综合配套,以207国道建设为契机,巩固杨营尹营、侯集项店蔬菜市场,完善场区配套设施,整修道路,整顿市场秩序,为蔬菜生产销售创造优质宽松环境,同时二龙乡要建立香菇市场,其它蔬菜集中产区都要成立“公司+农户”的松散或紧密型蔬菜供销组织,使蔬菜生产由产地输出型向中转集散型拓宽,发展直供直销市场,组建运销队伍和信息网络,逐步培育形成内外相连,城乡联动的开放型市场体系。

  5、组建龙头企业,拉长产业链条。按照“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这一发展现代农业的主休运作方式,积极向上申请项目资金,鼓励引导外商、国有工商企业、私营企业和科研院校投资组建水平较高,辐射带动能力强的龙头企业。侯集、贾宋、彭营等乡镇,要筹划发展蔬菜罐头、食用菌罐头、蔬菜贮藏保鲜、方便菜系列,培育蔬菜加工企业、着力发挥龙头带动作用,实现初级产品的加工升值,为蔬菜的永续发展提供支撑。

  四、主要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搞好组织引导。①组织乡村领导和种植大户到外地参观学习,通过对照比较,开阔视野,寻找差距;②利用广播、电视、现场会、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展蔬菜的优势和效益;③乡镇主要领导都要建立自己的样板棚或示范田,村组干部做蔬菜生产的带头人,干部干给群众看,干部领着群众干。

  2、建立健全服务组织,为蔬菜生产提供全程服务。服务组织是蔬菜发展的动力和保障。主要是物资、科技和信息服务,县乡成立蔬菜公司,下设物资、信息、技术销售服务部,村组设一名联络员。物资上,根据规划及村组联络员上报各地种植蔬菜种类面积,由县蔬菜公司统一购置优良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物资,直接发到乡村,减少中间环节,最大限度地让利于民、服务于民;科技上,一是建立科技服务体系,挂靠大中专院校和科研单位,聘请专家教授建立健全以蔬菜生产技术指导小组为主体,乡镇蔬菜生产技术指导站为依托,村组科技协会、科技示范户为骨干的三级农业技术服务网络,鼓励扶持民间科技组织的发展。二是加强技术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办培训班、开现场会、组织农民上农函大、农广校、举办电视讲座、发放技术资料等形式,全方位培训菜农,并组织专业技术人员科技下乡,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进行广泛技术宣传,力争达到基地村都有技术服务小组,户户都有科技明白人。三是大力开展项目示范、引进新品种、新技术,加速科技成果的转化。四是鼓励和支持科技人员到第一线搞技术承包,激励技术资产转化为物质财富。信息上,购置微机建立镇平县蔬菜生产销售信息中心,与全国联网,同是借助报纸、电视等新闻媒体及销售队伍,了解和传播蔬菜信息,确保蔬菜淡季不淡,旺季更旺,四季常青,产销平衡。

  3、制定优惠政策,增加资金投入。各级政府要制定促进蔬菜发展的扶持政策,在贷款、科研经费等方面给予倾斜,将项目开展纳入扶贫计划、富民工程等,切实落实生产扶持资金、科技发展基金和新菜田发展基金,对发展迅速、面积大、效益好的乡、村、户适当给予奖励,并加强菜区水利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为菜区创造良好的生产环境。

  4、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按照一个主导产业,都有一套班子、一个规划、一套政策、一个实施办法的产业化领导体系,蔬菜生产乡镇都要成立蔬菜生产领导机构,下设办公室,配备专干和科技人员,其它乡镇要确定一名副乡镇长具体负责,认真制定本乡镇蔬菜生产计划,确定主导品种和各蔬菜专业村的蔬菜种类,把蔬菜生产列入各乡镇总体目标考评,考评竹虽基地面积、连片方数及主导品种、高效含税品种面积。另外,各乡镇要认真、详细、及时做好季节生产总结和上报工作,县蔬菜办要按照县目标管理的要求,认真组织好季度和年终考评,督促目标任务的落实。

  附表:1、镇平县2001年蔬菜生产任务一览表

     2、镇平县2001年蔬菜规模种植规划表

     3、镇平县2001年食用菌生产任务一览表